• 在华岁月--亲历中国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在华岁月--亲历中国丛书

45 45 全新

库存8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海伦·倪维思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ISBN9787501356706

出版时间2015-10

版次1

印刷时间2015-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上书时间2016-05-12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全品新书
商品描述
翻译说明

本书作者海伦•倪维思(Mrs. Helen S. C. Nevius,1833—1910)是19世纪著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牧师约翰•倪维思(John Livingston Nevius,1829—1893) 的夫人,时人称倪师母,一般称为倪维思夫人。本书英文名Our Life in China, 直译是 《我们在中国的生活》。顾名思义,本书作者的生活跟丈夫的密不可分,尽管是她的回忆录,记述的却是两个人的在华岁月。更确切地说,他们两个人漫长的在华岁月中的一小部分。
具体而言,此书记载了倪维思夫人伴夫从1853年9月19日自波士顿启程来华,到1864年因病自上海返美养病这十年间在中国各地的生活和见闻。倪维思先生1853年从普林斯顿神学院毕业,被按立为牧师。1854年到上海,开始在中国传教。先在宁波,1859到杭州,1861年到登州,1871年转烟台,1893年10月19日在烟台病逝,在华时间近40年。倪维思的著述很多,其中中文宣教作品有《中国和中国人》,《天路指南》《祈先辨谬》《宣道指归》《神道总论》《使徒行传注解》和《人道初学》等,英文《中国和中国人》(China and Chinese: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Country and its Inhabitants)等。倪维思在中国的成就可以概括为三条。一是提出了富有远见的传教“三自”(自立、自养、自传)原则,后来演变成著名的“倪维思计划”。二是看到中国妇女多不识字,缠足持家,闲暇就求神拜佛,情形十分可怜,因而为她们开设寄宿学校,既传播福音,也使她们受教育,并学习维生的技艺。1862年登州女子学堂开学时,虽仅有兩名寄宿生,以后才逐漸增加,在当時的中国北方已属创举。三是向教民传授外国品种梨、苹果、葡萄和梅的栽培技术,使山东半島的烟台成为水果之都。传教、办学之余,倪维思还到山东青州、潍县、临沂等地从事赈灾活动,这些工作使得倪维思赢得了百姓的尊重。
倪维思夫人是当年来华的女传教士中难得的多才多艺之人。除了烹调、女红,照顾丈夫起居之外,自己也传教和教学,还博览群书,勤于著述,写有不少早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的中文小传记,以及长老会早期传教史。英文著作除本书外,还有在倪维思去世两年后写的《倪维思传》(Life of John Livingston Nevius, for Forty Years a Missionary in China, 1895)。该书描述的是他们夫妇截至1893年的在华经历和事业,跟本书有重叠和补充。就本书所反映的而言,她引用的著作,除《圣经》之类宗教书籍是她作为传教士所熟悉的之外,不仅有其他人关于中国的记述,还有不少英美诗人作家的著作。她还是中国早期音乐教学的倡导者,本书中就有她在寄宿学校内教授音乐的记载,已被不少人引用。
学界和一般读者正在以比较理性、客观、公正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包括传教士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本书内容丰富,基本上都是第一手资料,相信其翻译出版会有所裨益。
本书原定由温时幸先生独立翻译。在此之前,他已经为我们这套《亲历中国》丛书译过两本了。温先生学养深厚,译笔严谨而生动,乃是如今不可多得的翻译高手。遗憾的是,温先生译到第十三章,因故不能继续,而由笔者续貂,完成剩余的七章,并统校全稿。借此机会,再次感谢温时幸先生对《亲历中国》丛书的支持。

李国庆
2014年5月12日于哥伦布市小叶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品新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