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

45 4.6折 98 九五品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建华 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1-10-11

智博古旧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杜建华 著
  •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5
  • 版次 1
  • ISBN 9787220073823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35页
  • 字数 151千字
【内容简介】
川剧是中国戏曲艺苑的一株奇葩,是巴蜀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新中国建立以来,川剧的文学艺术价值得到了我国文化艺术界的公认,确立了在中国剧坛的大剧种地位。而进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则更彰显出这一古老剧种的独特价值与重要地位。
1998年,国家文化部第一次下达文件,通知各地方政府推荐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文化空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省文化厅的直接领导下,笔者全程参与了川剧的申报工侑,具体承担申报文本的撰写、统稿任务。这也是我第一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个全新的文化视角去审视川剧,去重新认定其杰出性、独特性以及在保存历史文化多样性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大约两个月之后,当我得知经过文化部专家评审,将昆曲作为正式推荐项目而川剧及蒙古长调、古琴、剪纸作为备选项目一向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时候,真是感到万分高兴,备受鼓舞。记得有一位报社记者来采访,问我川剧为什么失利。我说,川剧没有失利。在全国众多的申报项目中,川剧能够进人备选项目,这本身就说明,我国的专家评审机构已经认定了川剧所具有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特质。如果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每两年只能申报一个项目的严苛条件,川剧以及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世代相传的更多的项目,毫无疑问都可以进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行列。进入备选项目对于川剧从业者乃至四川人来说,理所当然是值得高兴且备受鼓舞的。
【目录】

第一章天府明珠梨园奇葩
一、民族瑰宝巴蜀杰作
二、钟灵毓秀丽质天成
三、积淀深厚流播悠远
四、文化特征个性鲜明
五、流光溢彩河分流派
六、历史见证艺术宝月

第二章源远流长枝繁叶茂
一、四川早期的戏剧活动
1.唐代成都的“杂剧丈夫”
2.宋代出现的“一棚川杂剧”
3.明代“川戏”一名的缘起
4.多种声腔进入四川
5.明代神会上演出的灯戏
二、高腔为主五腔一体
1.川居的起源与形成
2.高腔形成之时,乃川剧诞生之
三、蓬勃发展流布西南
四、推行“新政”改良戏曲
五、推陈出新享誉全国
六、改革开放振兴川剧
第三章戏台更迭班社演变
第四章庄谐兼容涵古盖今
第五章文人雅士竞献华章
第六章写意传神出奇制胜
第七章五腔共和异彩纷呈
第八章造型别致美丑相宜
主要参考书目及图片资料来源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