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8本)
  •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8本)
  •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8本)
  •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8本)
  •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8本)
  •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8本)
  •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8本)
  •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8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8本)

160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亚群 著;章开沅、余子侠 编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4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1-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亚群 著;章开沅、余子侠 编
  • 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4
  • 版次 1
  • ISBN 9787532862757
  • 定价 64.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4页
  • 字数 33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的完稿,得益于多方面帮助,在此谨致深谢。首先,感谢主编章开沅先生、余子侠教授和山东教育出版社领导、责任编辑的筹划、邀约,使我能荣幸参加这一丛书的撰写团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孙邦华教授曾热情相荐,谨此致谢。在第一次编研会上,两位主编对丛书撰写作了主旨和原则指导,山东教育出版社领导、编辑提出了具体的写作要求;其后,得到余子侠教授和李广军主任的多方帮助。这些为《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作者简介】
张亚群,1961年10月生于安徽庐江。1983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学士。1992年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硕士。2000年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教育部文科基地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暨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与理论、高等教育考试和大学文化研究。出版专著《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合著《中国考试发展史》、《高等教育史》,合编《中国高等教育百年》等著作;发表《儒学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演化及其前景展望》、《从考“官”到考“学”:废科举后考试文化的变革与传承》、《从探索规律到阐释文化:教育史研究的新路径》、《科举制下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与启示》等论文120余篇,其中30余篇为《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报刊资料等转载。论著曾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合著获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14届中国图书奖等。
章开沅,浙江吴兴人,1926年生。1948年11月于南京金陵大学历史系肄业。1951年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至今。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主任。1984-1990年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3-1990年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90-1995年,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与普林斯顿神学院客座研究员、耶鲁大学历史系鲁斯学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客座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历史所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第14届“黄林秀莲访问学人”等。美国奥古斯坦那大学授予荣举博士学位,田纳西州长授予荣誉市民证书。撰著及主编的主要学术著作:《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张謇传》《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地位》《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实斋笔记》《鸿爪集》等。
余子侠(余子峡),湖北蕲春人,1953年生,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先后获得哲学学士、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两级研究生指导教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独撰及合著《山乡社会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等学术专著多部,主编(合作)《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日本侵华教育全史》、《湖北考试史》等大型学术著述多套,另参加《陶行知教育学说》等学术著作的编撰。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南洋学子
一、海峡侨生
一、求学生涯
三、事业发展
四、文化认同的变迁

第二章受聘校长
一、校主陈嘉庚
二、厦门大学的创立
三、校长更替

第三章办学理念
一、思想与文化渊源
二、执掌厦大的办学理念

第四章前期办学举措
一、推进学科建设
二、广聘各科名师
三、注重人才培养
四、创办国学研究院
五、改进教育管理

第五章后期艰难办学
一、办学困境
二、推进教学科研
三、筹募办学资金
四、致力社会服务
五、改为国立大学

第六章教育成就与历史地位
一、办学成就
二、历史地位
三、历史启示
附录一林文庆生平大事年表
附录二厦门大学校训、校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