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培仁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4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邵培仁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8188821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内容简介】
-
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华夏传播观念”的具体内容;“华夏传播观念”的研究方法论。具体章节包括华夏传播观念断想、中国传统传播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华夏传播观念的主体特征、接受向度、交往图景、价值关怀、政治模式、辩证思维、文化基因、传统脉络、历史逻辑、理论前景等。
- 【目录】
-
上编 他山之石:理论建构的知识论
绪论 从西方知识论到本土解释实践
一、华夏传播理论是否可能?
二、从实证到解释:理论观的“他山之石”
(一)走出实证主义:韦伯的解释社会学与吉登斯的“双重解释”
(二)对解释的解释:格尔茨与凯瑞的文化分析理论观
三、解读还是解释:理论观的本土反思
(一)解释与解读的比较:赵鼎新与韦伯、格尔茨的对话
(二)因果解释与提炼洞见:李金铃对韦伯和米尔斯理论观的融会
(三)从日常语言到学术概念:黄光国融会科学哲学建构理论的实践
四、从思想到理论:华夏传播理论的本土之路
(一)从传播结构看中国历史:逐渐清晰的“无形的网络”
(三)从传统观念到传播理论:从知识论论证到理论化实践
五、用“他山之石”启示“本土之路”
第一章 历史与当下:华夏传播研究的知识逻辑
一、历史之路走得通吗?
二、历史是活着的过去:我们依靠历史理解当下
三、作为历史学科的社会科学:没有“无根的现实”
(一)没有“无根的现实”:一切现实经验都渗入了历史经验
(二)把社会科学看作历史学科:社会是一种历史结构
四、自然科学的历史视野:从对称时间到时间之箭
(一)对称的时间观:实证主义与非历史性观念的来源
(二)时间之箭:热力学进展与自然科学的历史取向
(三)作为历史的当下:时间作为空间的尺度
五、为历史正名,为现实寻根
第二章 路径与方法:从思想到理论的创造性转化
一、从思想到理论是否可能
二、理论建构的认识论:从日常语言到科学理论
(一)人是符号的动物:作为创造的日常语言与科学语言
(二)建构符号的宇宙:科学语言的建构属性与理解目标
三、理论建构的方法论:从“双重解释”到“传播的仪式观”
(一)吉登斯的启示:从“共有知识”到“双重解释”
(二)凯瑞的实践:从“原型”到“传播的仪式观”
四、理论建构的本土实践:儒家道德传播观的理论化
五、华夏传播理论的前景
第三章 返本与开新:大视野中的传播学本土化
一、如何看传播学本土化
(一)中国传播研讨会与本土化缘起
(二)能否从大视野看本土化论争?
二、转化西学:“返本开新”的历史传统
三、西方中心观:“返本开新”的外在背景
四、兼顾“返本”与“开新”:传播研究的新共识
五、返传统之本,开理论之新
下编 本土之路:概念化与命题化实践
第四章 寻找理论的胚胎:华夏传播十大观念
一、作为理论胚胎的华夏传播观念
二、“阴一阳”与“和一合”
三、“交一通”与“感一应”
四、“中一正”与“时一位”
五、“名一实”与“言一行”
六、“心一受”与“易一简”
七、从华夏传播观念到华夏传播概念
第五章 从观念到概念:“观一味一知”与“接受主体性”
一、从大众传播思维到华夏传播思维
二、从传递视角转向接受视角
三、“观一味一知”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传播观
(一)观:细致而优雅的信息/意义接受
(二)味:极富中国特色的信息/意义接受
(三)知:更深层次和更高境界的信息/意义接受
四、“观”“味”“知”与主体性的接受特征
(一)虔诚性与严肃性
(二)咀嚼性与反复性
(三)细致性与深入性
(四)层次性与递进性
(五)联系性与窥探性
五、“接受主体性”:从“传播的传递观”到“传播的接受观”
第六章 传播的接受观:“接受主体性”与儒释道
一、“传播的接受观”与“接受主体性”
二、庄子的“心斋坐忘”与交流理想
(一)是其所非,非其所是:交流的困境源于“成心”
(二)心斋坐忘,唯道集虚:去除小我即成就大我
(三)注焉不满,酌焉不竭:交流的理想成于“真宰”
三、慧能的“明心见性”与佛理接受
(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
(二)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超越符号,获得意义
(三)心不住法,道即通流:“空”的状态与“通”的境地
四、王阳明的“致良知”和道德传承
(一)心有本体,知善知恶:价值知识与判断能力
(二)不假外求,“心即理”:价值传递的内向超越
(三)廓清心体,真性始见:存理去欲和“致良知”
五、从传者到受者:华夏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第七章 华夏交往观:从“和而不同”到“交而送通”
一、华夏交往史与当代传播问题
二、和而不同,休战和平:多元与共存的相处之道
(一)和而不同,道通为一:儒释道的多元共存之道
(三)休战和平,敬之终吉:盟会的“合内外”传统
三、和实生物,交而遂通:接纳与欣赏的交往品质
(一)天地交而万物通:接纳与欣赏成就延续和发展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儒释道互通的交融实践
四、华夏交往观的优秀品质:多元、共存、接纳、欣赏
(一)和而不同,交而遥通:以史为鉴的华夏交往观
(二)多元、共存、接纳、欣赏: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
五、华夏交往史与华夏交往观
第八童传播的交往观:从华夏交往史到《周易》安往图式
一、《周易》与传播研究
二、传播视角的《周易》研究:从“外在框架”到“内在理路”
三、化变易为不易,因不易而简易:《周易》的交叉组合图式
四、从现实交往到理想世界:“交一通一合”与《周易》交往图式
(一)交;从阴阳之交到生命男女、君臣上下、天下同人之交
(二)通:济通致远、上下通泰、心灵相通与通天下之志
(三)合;从“器盖相合”到“合道”“合德”与“合志”
五、“交一通一合”与传播的交往观
第九章 传播的辩证观:先秦“名实一言意”命题群的理论化
一、先秦辩证传播思想的初步理论化尝试
二、《老子》:可道非常道,可名非常名
三《庄子》:大辩不言,得意忘言
(一)物之粗可言论,物之精可意致
(二)粗精之外,言不能论,意不能致
(三)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得意忘言
四、《墨子》《公孙龙子》和《尹文子》论“名”与“实”
(一)《墨子》:以名举实,取实予名;名实不必;言必立仪
(二)《公孙龙子》:一名一实;实变名止;实正名正
(三)《尹文子》:名形辩证,不乱不无;名定分明,万事不乱
五、《荀子》:名有固善,解蔽治曲
(一)名无固实,约定俗成
(二)名有固善,制名指实
(三)期命辨说,解蔽治曲
六、从辩证传播命题群到“传播的辩证观”
第十章 价值传播模式:《论语》与“德之流行”的意义因果论
一、意义解读与因果解释:《论语》“德性之知”和儒家“德之流行”
二、知行合一模式:形式与内容结合
(一)以仁释礼,内仁外礼:孔子对“德性之知”的建构
(二)由内而外,知行合一:儒家价值传播的深层智慧
三、情理交融模式:“感化”与“吸附”并重
(一)“吸附”与“感化”:从“众星共之”到“风行草偃”
(二)情理交融,情在理中:儒家价值传播的实用理性
四、推已及人模式:成已与成物交融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与“自我约束的主体性”
(二)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成物与“自我外推的主体性”
五、传受兼顾模式:传道与体悟交互
(一)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传道的关键在于受者的体悟
(二)传受兼顾,物我融通:儒家价值传播的主体意识
六、《论语》传播模式与儒家传播思维
第十一章 华夏传播理论的建构
一、本土之路三十年
二、“从思想到理论”路径的可能与可行
三、华夏传播理论建构试探:传播的接受观、交往观与辩证观
(一)传播的接受观:从传递到接受的立场与视角转换
(二)传播的交往观:既对过去表征,又为当下提供表征
(三)传播的辩证观:先秦辩证传播思想的命题化
四、意义解读与因果解释的融合
五、余论
参考文献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