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开白宣纸珂版精印 《黄大痴富春山图卷真迹》有名家收藏印!
  • 8开白宣纸珂版精印 《黄大痴富春山图卷真迹》有名家收藏印!
  • 8开白宣纸珂版精印 《黄大痴富春山图卷真迹》有名家收藏印!
  • 8开白宣纸珂版精印 《黄大痴富春山图卷真迹》有名家收藏印!
  • 8开白宣纸珂版精印 《黄大痴富春山图卷真迹》有名家收藏印!
  • 8开白宣纸珂版精印 《黄大痴富春山图卷真迹》有名家收藏印!
  • 8开白宣纸珂版精印 《黄大痴富春山图卷真迹》有名家收藏印!
  • 8开白宣纸珂版精印 《黄大痴富春山图卷真迹》有名家收藏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8开白宣纸珂版精印 《黄大痴富春山图卷真迹》有名家收藏印!

1000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盐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公望

出版人上海有正书局

年代民国 (1912-1948)

纸张机器纸

刻印方式珂罗版

装帧线装

尺寸1 × 1 cm

册数1册

货号dt

上书时间2024-04-01

子游书店

十六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红色藏品《胜利壶》1946年私人订制送老师--胜利壶是抗战胜利后创制的壶形,生产于1945年至1946年,极富时代特色,生产时间短,多为名家绘制,品相完好的存世极少,成为收藏热点!壶形敦厚大方,壶盖钮设计成胜利的铁拳姿态,并施于矾红彩,代表着红色政权之胜利,壶把呈镰刀状,似抗争力量的象征!壶流根矾红彩书胜利二字,再次表明了该壶鲜明的时代特色!壶底款“石庐”说明此壶系梁兑石创办的"丽泽轩“瓷庄出品
红色藏品《胜利壶》1946年私人订制送老师--胜利壶是抗战胜利后创制的壶形,生产于1945年至1946年,极富时代特色,生产时间短,多为名家绘制,品相完好的存世极少,成为收藏热点!壶形敦厚大方,壶盖钮设计成胜利的铁拳姿态,并施于矾红彩,代表着红色政权之胜利,壶把呈镰刀状,似抗争力量的象征!壶流根矾红彩书胜利二字,再次表明了该壶鲜明的时代特色!壶底款“石庐”说明此壶系梁兑石创办的"丽泽轩“瓷庄出品 ¥30000.00
民国18年出版白宣纸线装单面珂罗版印 赵眠云签赠本《心汉阁扇集---第三集》名家藏本
民国18年出版白宣纸线装单面珂罗版印 赵眠云签赠本《心汉阁扇集---第三集》名家藏本 ¥5000.00
《重修宣和博古图录》 现存下函六厚本卷15---卷30!  开本硕大,字大如钱!!28CM*18CM
《重修宣和博古图录》 现存下函六厚本卷15---卷30! 开本硕大,字大如钱!!28CM*18CM ¥100000.00
光绪13年石印本 《御制圆明园图咏》  二册全内有大量精美胜景图!开本尺寸:25.4cm15.4cm。原装绫布封面封底,黄丝线,黄书签俱存,尽显皇家气派 !网络唯一!
光绪13年石印本 《御制圆明园图咏》 二册全内有大量精美胜景图!开本尺寸:25.4cm15.4cm。原装绫布封面封底,黄丝线,黄书签俱存,尽显皇家气派 !网络唯一! ¥20000.00
八开宣纸精印珂罗版画册  《白龙山人画十八应真像》 规格:28*40CM  名家收藏者程籛莱的初版母本网络同售的是他是翻印本 ,具体看书的【牌记说明】版权页错印为“二十九叶”(双页),实际应为“十九叶”,在随后印次版权页说明中已更正为“十九叶”。原藏家已经精修了!
八开宣纸精印珂罗版画册 《白龙山人画十八应真像》 规格:28*40CM 名家收藏者程籛莱的初版母本网络同售的是他是翻印本 ,具体看书的【牌记说明】版权页错印为“二十九叶”(双页),实际应为“十九叶”,在随后印次版权页说明中已更正为“十九叶”。原藏家已经精修了! ¥8000.00
《郝硯樵先生輓録》稿本一册全。
《郝硯樵先生輓録》稿本一册全。 ¥10000.00
宣统庚戌年16开线装手抄医书稿本:《笔仙氏选録医案》四册。
宣统庚戌年16开线装手抄医书稿本:《笔仙氏选録医案》四册。 ¥6000.00
中医手抄本《问斋医案》 六卷抄录成上下二厚册
中医手抄本《问斋医案》 六卷抄录成上下二厚册 ¥8000.00
光绪二年书法名家李馥堂整理泰州褚贯先生《益幼七言杂字》稿本
光绪二年书法名家李馥堂整理泰州褚贯先生《益幼七言杂字》稿本 ¥60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详细描述:尺寸:39X29cm.22页白纸珂罗版印刷。珂罗版是用真迹照相制玻璃板,印量300册左右,不能再版。 原定价:大洋二元二角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剩山图)手卷 纸本 纵31.8厘米,横51.4厘米 浙江博物馆藏 此图是黄公望在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七十九岁过富春江时为无用禅师,作三年而成。   此为画卷前段。   包首题签:“画苑墨皇元黄子久,富春山居图真迹,烬余残本梅景书屋秘宝乙卯元旦吴湖帆题。”   行书引首:“富春一角。”   王同愈画黄公望像,並题:“元高士黄公像。少举神童博宗群艺善写山水,法篆通隶,乙卯人日后学王同愈录五百名贤图,时年八十五。” 沈尹默楷书引首:“元黄子久富春山居图卷真迹大烬余残本。此为荆溪吴氏云起楼所藏之本也,前幅尚有数尺已罹劫灰,其后幅久归清内府,晨岁余与湖帆共预故宫博物馆审查书画之役得寓目焉,去冬湖帆获此属为题眉,时廿八年元日 尹默益志。”   前隔水题:“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画苑墨皇大痴第一神品富春山水图已卯元日书句曲题辞于上吴湖帆秘藏”。   后隔水题:“吾家梅景书屋所藏第一名迹潘静淑记”。   卷后有收藏者王廷宝题。吴湖帆所摄前、后段画连接照片及大烙印示意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末题款照片。吴湖帆抄录沈周、文彭、王(左\\\'禾\\\'右\\\'犀\\\')登、周天球、董其昌、邹之麟等人跋。吴湖帆叙述流传经过及题诗。  水墨山水,无款题、作者印章,画卷末接缝处有吴氏骑缝印\\\'吴\\\'白文。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残卷之一。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脍炙人口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黄公望晚年的力作。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出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此画卷为六接的纸本,即是由六张纸连成的画卷.黄公望(字子久)为元代最负盛名的画师,在画史上的影响颇大。他在《山水诀》中,明确提到模写。他说:“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之。”子久作品存世不多,其中最佳者当属《富春山居图》。为了创作《富春山居图》,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此画成于至正七年(1347年),此时子久年近八旬,画中所题文字表明,他为完成此画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张庚在《图画精意识》中记载了董其昌对此画的赞誉,“子久画冠元四家……如富春山卷,其神韵超逸,体备众法,脱化浑融,不落畦径。” 【几度易手】  《富春山居图》,高一尺余,长约二丈。此图展现了富春江一带景色:富春江两岸峰峦坡石,似秋初景色,树木苍苍,疏密有致地生于山间江畔,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散落其间。董其昌称道,“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确给人咫尺千里之感。这样的山水画,无论布局、笔墨,还是以意使法的运用上,皆使观者不能不叹为观止。正如恽南田所说,“所作平沙秃峰为之,极苍莽之致。”董其昌还曾说,他在长安看这画时,竟觉得“心脾俱畅”。   1350年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无用上人。《富春山居图》便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此画作成之初,无用上人就“顾虑有巧取豪夺者”。不幸被他言中,明成化年间沈周藏此图时便遭遇“巧取”者。沈周请人在此图上题字,却被这人儿子藏匿而失。后来此图又出现在市上高价出售,敦厚的沈周既难于计较又无力购买,只得背临一卷以慰情思。之后又经樊舜、谈志伊、董其昌、吴正志之手。   清顺治年间,吴氏子弟,宜兴收藏家吴洪裕得之后更是珍爱之极。恽南田《瓯香馆画跋》中记:吴洪裕于“国变时”置其家藏于不顾,惟独随身带了《富春山居图》和《智永法师千字文真迹》逃难。 【焚画殉葬】  清朝初期,江南小城宜兴一户吴姓的官宦人家。家主吴洪裕病危了,气如游丝的他死死盯着枕头边的宝匣,家人明白了,老爷临死前还念念不忘那幅心爱的山水画。有人取出画,展开在他面前,吴洪裕的眼角滚落出两行浑浊的泪,半晌,才吃力地吐出一个字:烧。说完,慢慢闭上了眼睛。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老爷这是要焚画殉葬呀!要被烧掉的画就是国宝文物《富春山居图》。 因为太珍爱此卷了,所以嘱家人准备把它付之一炬“焚以为殉”用来殉葬。   “先一日焚《千字文真迹》,自己亲视其焚尽。翌日即焚《富春山居图》,当祭酒以付火,到得火盛,洪裕便还卧内。”   这幅在吴府里已经传承了三代人,被吴家老少视为传家宝的《富春山居图》,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丢入火中,火苗一闪,画被点燃了!   就在国画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从人群里猛地窜出一个人,“疾趋焚所”,抓住火中的画用力一甩,“起红炉而出之”,愣是把画抢救了出来,他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名字叫吴静庵(字子文)。为了掩人耳目,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画,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图》。   画虽然被救下来了,却在中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此画起首一段已烧去,所幸存者,也是火痕斑斑了。从此,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被后人称为“无用师”卷。因为当年无用和尚曾与黄公望同游富春江,此画曾一度被他所拥有。   1652年,吴家子弟吴寄谷得到后,将此损卷烧焦部分细心揭下,重新接拼后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是经剪裁后拼接而成的,真乃天神相佑。于是,人们就把这一部分称做《剩山图》。而保留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在装裱时为掩盖火烧痕迹,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放在画首,这便是后来乾隆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值此,原《富春山居图》被分割成《剩山图》和《富春图》无用师卷长短两部分,身首各异。前半卷《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半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剩山图》传奇】  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在康熙八年(1669年)让与王廷宾,后来就辗转于诸收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无闻。至抗日战争时期,为近代画家吴湖帆所得。画家吴湖帆曾用古铜器商彝与人换得《剩山图》残卷,十分珍惜,从此自称其居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 当时在浙博供职的沙孟海得此消息,心情颇不平静。他想,这件国宝在民间辗转流传,因受条件限制,保存不易,只有国家收藏,才是万全之策。于是数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晓以大义。吴得此名画,本无意转让。但沙先生并不灰心,仍不断往来沪杭之间,又请出钱镜塘、谢椎柳等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老的至诚之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1956年,画的前段来到浙江博物馆 。成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黄公望(1269~1354),中国元代画家。原姓名陆坚,因过继浙江永嘉黄氏,遂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井西老人等。关于他名与字的来历,颇有趣味。因黄公望父亲得子后,友人来贺,说:“黄公望子久矣!”,因而黄父为其取名作“公望”,字子久。江苏常熟人。曾做过小吏,因受累入狱,出狱后隐居江湖,入道教全真派。工书法,善诗词、散曲,颇有成就,50岁后始画山水,师法赵孟 頫、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其画注重师法造化,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以书法中的草籀笔法入画,有水墨、浅绛两种面貌,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黄公望的绘画在元末明清及近代影响极大,画史将他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著《山水诀》,阐述画理、画法及布局、意境等。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溪山雨意图》、《剡溪访戴图》、《富春大岭图》等传世。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