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回忆录(全2册)
¥
50
4.2折
¥
118
全新
库存31件
作者陈嘉庚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
ISBN9787551906654
出版时间2022-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202607741
上书时间2024-12-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弁言
编 南侨回忆录
一 印赠《验方新编》
二 登报征求良方
三 世界书局待印医书
四 自印医书未遂
五 与清脱离
六 闽省光复与南洋华侨
七 创办集美小学校
八 县立小学校之腐化
九 闵垣师范学校
一〇 填池为校址
一一 筹赈天津水灾
一二 创办集美师范及中学
一三 师范生按县分配
一四 集校第一次更动
一五 集校第二次更动
一六 师范中学师资之困难
一七 集校第三次更动
一八 集校安定
一九 添办水产航海学校
二〇 添办农林学校
二一 添办女师范幼稚师范及商科
二二 补助小学校
二三 反对厦门开彩票
二四 倡办厦门大学
二五 演武场校址之经营
二六 厦大假集美开幕
二七 厦大校长更动
二八 厦大第一次募捐无效
二九 厦大第二次募捐无效
三〇 厦大第三次募捐无效
三一 厦大募捐理想之失败
三二 集美、厦大之支持
三三 厦大献与政府
三四 参加捐办星洲大学
三五 英政府自办星洲大学
三六 南侨中学校之兴设
三七 南洋各属之华侨教育
三八 南洋教育之弊端
三九 济案筹赈会
四〇 胶款诉讼案
四一 公时纪念像
四二 鸦片与黑奴
四三 马来亚稻田与华侨
四四 伍朝枢遇刺
四五 国旗之意义
四六 决定拥护中央
四七 新加坡华侨中学新校舍之建筑
四八 许案与叶渊
四九 许案之结局
五〇 广西与华侨
五一 改良华侨丧仪
五二 “九·一八”与南洋之抵制日货
五三 闽南水灾捐
五四 闽省禁止师范学校
五五 闽建设厅才难
五六 汪精卫小孩弄火
五七 对王正廷之劝告
五八 清衣冠之遗留
五九 妇女服装应改善
六〇 跳舞营业之毒害
六一 南侨救乡运动第一次
六二 救乡运动第二次
六三 救乡运动第三次
六四 救乡运动失败之原因
六五 助款兴集校
六六 回国就学须注意
六七 反对西南异动
六八 购机寿蒋会
六九 七七抗战侨民大会
七〇 新加坡筹赈会成立
七一 闽侨宜多捐
七二 侨生与祖国
七三 马来亚筹赈会议
七四 虚荣终失败
七五 劝募救国公债
七六 闽代表来洋筹款
七七 筹备南侨总会
七八 南侨总会成立
七九 冯君明见
八〇 提案攻汪贼
八一 日本抗议荷属义捐
八二 南侨总会任务
八三 闽省府来募公债
八四 武汉合唱团南来募捐
八五 华北汉奸来电
八六 补助宣传抗敌之上海《神州日报》
八七 救济罢工反日之铁矿工人
八八 华侨大会堂与图书馆
八九 新加坡继设水产航海学校
九〇 维持中英感情与抗战
九一 设立救济残废伤兵委员会
九二 华侨司机回国
九三 派员视察西南运输
九四 供给军需药品
九五 同情英对德宣战
九六 回教代表南来
九七 侯西反君对筹赈会之努力
九八 侯西反之出境
四九九 敌陆军与联军之比较
五〇〇 联军海空可胜敌
五〇一 胜利可期附述志诗
第二编 战后补辑
一 敌寇投降之喜讯
二 回新加坡
三 日文书《华侨研究》中一段
四 南侨总会通告号
五 电印尼主席促进中印民族友谊
六 调查我侨损失
七 五百社团欢迎会答词
八 重庆庆祝大会来电
九 出任调解劳资
一〇 组织回国卫生观察团
一一 编辑《大战与南侨》
一二 福建会馆振兴教育
一三 我之华侨团结观
一四 华侨损失调查之结果
一五 筹赈会之结束
一六 中国与安南
一七 住屋与卫生
第三编 个人企业追记
一 未成.人经过
二 母丧停柩
三 回梓葬慈亲
四 厦市大火灾
五 四次南来景象已大非
六 祸真不单行
七 气数或当然
八 收束之结果
九 初步好机会
一〇 同业多庸常
一一 福山黄梨园
一二 创办冰糖厂
一三 还欠志愿尚未遂
一四 黄梨园种树胶
一五 参加恒美米厂
一六 顺安债还清
一七 承购恒美米厂
一八 遭遇两不幸
一九 树胶园卖出
二〇 七年总核算
二一 在暹罗开黄梨厂
二二 后来居上
二三 第四次回梓
二四 第五次南来
二五 欧战发生
二六 四年总核算
二七 租轮船四艘
二八 购置东丰船
二九 复购谦泰船
三〇 两轮船沉没
三一 四年又总算
三二 第五次回梓
三三 三公司俱失
三四 出入略相抵
三五 第六次南来
三六 四年再核算
三七 宁人负我
三八 扩充熟胶品制造厂
三九 气数已造极
四〇 三年总核算
四一 工厂如师校
四二 胶利已失望
四三 抵制日货遭火灾
四四 三年再总算
四五 改作有限公司
四六 不景气仍严重
四七 胶厂概停作
四八 好机会复失
四九 本公司收盘
五〇 牺牲非孟浪
附录 畏惧失败才是可耻
一 追忆往事
二 实业及教育
三 华侨与祖国
内容摘要
《陈嘉庚回忆录》于1946年初版,1979年后多次再版。这是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难时所写的回忆录,他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以真诚质朴的笔调,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记录了南洋华侨为襄助祖国抗战而做出的贡献,并陈述了他为发展教育和社会进步所进行的种种艰苦卓绝的奋斗。书中所记叙的事实,都是他亲身经历的历史。身处南洋,心向中国,特别是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日子,他领导南洋侨界筹款,并动员南洋侨界参与抗日运动。1940年,率侨团返国,不辞舟车劳顿,奔走于南北各地慰劳考察,并访问了共产党治理的延安,认为延安“勤劳诚朴,忠勇奉公,务以利民福国为前提,并实行民主化,在收复区诸乡村,推广实施,与民众辛苦协作,同仇敌忾,奠胜利维新之基础”。他为抗战奔走呼号,为胜利竭尽全力,所作所为,正印证了他“毕生以诚信勤俭办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崇高信念。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