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坛忆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坛忆往

22.63 6.0折 38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简段 著作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13326445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1537243

上书时间2024-12-18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简段,有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闻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和台湾《世纪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佚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周简段也因此成为有名文史专栏作家;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本次出版,以“神州轶闻录”为名,精选周简段原出版过的内容和散佚文章,分为十册,全面反映周简段先生所谈到的那个时代的戏曲、诗文、楹联、民俗、书画、人物、饮食和社会秘闻等。

目录
文人花絮
“怪教授”陈寅恪
张元济临难不惊
“名落孙山”梁任公
于右任名字趣谈
曲园四代人
蔡公五哭
胡适为齐白石编年谱
“张大胡子”脱险记
柳亚子的口吃
刘半农负气出洋获博士学位
鲁迅收藏刻印佛经
顾颉刚与俞平伯
林海音与《城南旧事》
陶行知的五柳村
郑振铎抢救古籍感人
泰戈尔在徐志摩家做客
沈雁冰孝亲之婚
马寅初过文武两“昭关”
诗人徐志摩之死
作家说相声
曹禺在津演戏剧
张恨水与天桥
范长江和沈谱的婚礼
李健吾险入殡仪馆
作家轶话
晚清小说家吴趼人
“东亚病夫”曾朴
爱情诗人汪静之
梁实秋怀念清华园
自学成才的沈从文
铁骨铮铮朱自清
“苏门啸隐”郁达夫
由《京华烟云》想到林语堂
柳亚子其人其事
少年聪慧郭沫若
拒绝称“王”的老舍
张天翼写作《包氏父子》
曹禺南京写《原野》
石评梅长眠陶然亭
夫妻作家陈西滢和凌叔华
萧军、萧红初相识
庐隐女士多灾多难
林徽因多才多艺
30年代女作家白薇
大胆的女作家苏青
刘云若和他的言情小说
孤独的张爱玲
一举成名话“女兵”
40年代的李霁野
李?人的“菱巢”
学者实录
“人参状元”翁同?
“冷籍”状元张謇
王国维死因离奇
于右任之悲歌
傅增湘藏书万卷
张元济印《四库全书》
爱国学者叶恭绰
清末三才女
王云五奇人奇事
章士钊与沈尹默
学者实录
钱钟书记忆力惊人
李石曾与故宫博物院
《四库全书》与张宗祥
爱国文人沈兼士
“厚黑教主”李宗吾
“学人疯子”刘师培
马一浮轶闻
一代奇才李叔同
文人才子张伯驹
“二太子”袁寒云
“美学老人”朱光潜
严景耀其人其书
史学家罗尔纲
鲁迅的学生黄源
陈训慈的“书情”
民俗学家张次溪
司法女杰史良
图书馆学家梁思庄
《苏武牧羊》作者蒋荫堂
刘天华即兴作《良宵》
教授述林
“清华”名师漫忆
学人长寿遥祝俞平伯老
耆宿元老钱玄同
辜鸿铭佯狂嘲世情
爱国哲人熊十力
“一代词宗”夏承焘
爱国教授曾昭抡
西南联大的金岳霖教授
“积微居”主人杨树达
传记文学家朱东润
郑天挺巧解东陵谜
北大卯字号人物刘叔雅
漫忆浦江清教授
吴宓教授剪影
性学博士张兢生
缅怀顾颉刚先生
忆苦水师
忆燕大英籍教授贝卢思
邓之诚治学桑园
金庸恩师张印通
爱国学者赵景琛
师张?如
溥仪老师朱益藩
杏坛记盛
北大首任校长蔡元培
教育学家陶行知
从“开国状元”到北大代校长
教育家陈垣著述等身
南开“校父”严范孙
张伯苓的南开精神
卢木斋矢志办学
兴办女学的温世霖
燕大校长吴雷川
浙大校长竺可桢
神学博士赵紫宸
末科状元办学校
毁家兴学的马相伯
“红头火柴”陈望道
雪艇先生与武汉大学
“浙一师”校长经亨颐
陈鹤琴尽瘁儿童教育
萧友梅二三事
杨荫榆的晚年
杨绳武与保定同仁中学
代后记

内容摘要
《文坛忆往》作者周简段是有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本书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生动披露鲜为人知的文豪文坛史事。

主编推荐
风皱柔怀,蝉鸣寂寥。
文坛豪客,学界巨擘,其人生之丰富与孤寂,甚于普通人数里至数万里之遥。阅读他们,是参照,是补充,是启发;是怀旧与追思,是祭奠与眺望。三百年后谁健?读者心中各自有数。

精彩内容
    “怪教授”陈寅恪
    “盖世奇才”“优选的教授”“教授的教授”“太老师”,这是20世纪30年代靠前外学术界对清华大学陈寅恪教授常用的尊誉。据当年清华大学出版的《清华暑期周刊?教授印象记》一文说:“清华园内有趣的人物真多,但其中很有趣的,要算陈寅恪先生了。”为此,清华园内有些学生便总是称他为“怪教授”。
    堂堂正正的大教授,“怪”在哪里?人们都知道,这位先生曾留学欧美十多年,对西学十分精熟,然而他的衣着却着实“土气”,没有半点洋味儿:夏季一袭长衫、布裤、布鞋;冬季则一顶“三块瓦”皮帽、长围巾、棉袍,再加羊皮为褂、棉裤扎腿带、一双厚棉鞋;戴上一副近视眼镜,接近是“三家村”里老学究的模样。
    他的住所离教室有很长一段路,每次去上课,他总要将备用的书籍讲义用一块蓝方布包好,挟在右腋之下,一步一颠儿地低头走路。因为近视,所以走路只看脚下而从不旁观,也从不与旁人打招呼。
    另外,陈寅恪在课堂上也有些“怪”。总见他吃力地把一包教孝才挟进教室,保证不要助教帮忙。讲课时,他老是闭目而思,端坐而讲,滔滔不绝,全堂肃静。每讲到需要引证的时候,他就打开带来的参考书,把资料抄在黑板上,同样不需要助教代劳。他讲课的内容,都是他的心彳写和卓见,所以每门课听上好几次,仍有新鲜之感。他教学认真负责,绝少缺席,有人听了他四年课,没记得他请过假。
    陈寅恪的记忆力是极为惊人的。那时候在国学方面。一般读书人能背诵四书五经就很不错了,而他却可以背诵十三经,而且对每字必求正解,不可谓不怪。
    还有,陈寅恪十二岁就随兄衡恪(师曾)东渡日本留学。之后,又先后赴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国留学。但他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取得文凭或学衔,而在于真正获得学问。所以,他犹如天马行空,时来时往,听到哪里有好大学,便赶去听课和研究,并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他在国外断断续续二十年,不曾听到他在哪里得过“博士”“硕士”学位,甚至连个品牌大学的文凭也没拿过。然而,就是这个学识渊博,没有什么学衔的人,却由梁启超极力推荐,被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聘为四大导师之一。稍后,他又成为清华大学中文系和历史系专享的合聘教授,还兼有有一位听陈寅恪课的清华学生曾不无感慨地说:“陈先生讲课也够怪的,讲白居易的《长恨歌》时,靠前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为了考证一个‘汉’字,旁征博引竞讲了四堂课。低年级学生听他的课,自然难以消受!”他这种教学方式自然也让人们认为他“怪”。
    陈寅恪治学涉及面很广,文学、史学、宗教学、语言学、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而尤以中古史之研究而闻名海内外。其外语,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自不必说,就是蒙古文、满文、阿拉伯文、印度梵文、巴利文、突厥文、波斯文、希腊文、拉丁文、土耳其文,以及许多中亚细亚现有的或已经消亡的文字,他都通晓。这简直是教授中稀有的“一大怪”了。
    有一次,他到西单牌楼一家西药店买胃药。当时西药店药品绝大部分是洋货。店员取出德国货、美国货和日本货,每种药的说明书上都是洋文。他将每个药瓶上的说明与盒内说明书都仔细看过,然后选购了一种。店员根据他的外貌,看到他自言自语的样子,把他当成了精神病患者。当随行人员在一旁解释说“他懂各种洋文”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向他投以惊异的目光。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爆发不久,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在京逝世。家中几位长辈都主张依习俗请僧众唪经,但他却坚决反对,并对众人说,各种佛经他都读遍了,所有佛经都是骗人的。为此,他很后竞未参加为父亲诵经的丧仪,一个人随着清华的师生南下去了长沙。
    陈寅恪1926年7月进入清华后,清华园里不论学生还是教授,凡有文史方面疑难的,都向他请教,因而被大家奉为“活字典”“活辞书”。陈寅恪讲课时,研究院主任吴宓是风雨无阻,堂堂必到的;其他经常前往听课的,还有朱自清、冯友兰等名教授。P3-6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