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微光
¥
18.4
4.8折
¥
38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范晓波 著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0022553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1853049
上书时间2024-12-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范晓波,1970年生,江西鄱阳人,做过教师、报社记者、青年期刊编辑和企业文化经理等职业。现居南昌,任某文学期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文学》《十月》《诗刊》等刊发表散文、小说、诗歌二百余万字。作品入选《21世纪散文典藏》等100余个文学选本。出版长篇小说和散文集若干。获奖若干。
目录
自序:我执迷于高能耗低产出的散文写作
第一辑 春天与故乡
描绘上帝
本命季
正版的春天
瓦片下的家
县城附近的春天
一个时代的背影
还乡
旧城市
绿意葱茏
第二辑 夜晚与生长
交给水
南昌的孤独与爱
夜晚的微光
吃水很深的城
白昼的睡眠
向上生长的糖
县城小学飘来的歌
像石头一样飞
夜晚的路
虚构一张床
第三辑 理性与抒情
冷冷的照耀
终结者
进食的尊严
诗心和世俗心
无涯
他们去了比巴黎更好的地方
天上的门
头脑里的现实
木村的月光
运送灵魂的那支乐曲
浅昏迷
隐形埋名
魔幻人生
带你去故乡
第四辑 足迹与田野
田野的深度
野洲
开门见樟
我闻不到苹果的香
边城
星空下
田野从不哀恸
内容摘要
作品感情细腻,思维缜密,擅长聚焦某一点谈自己的经历和
感悟,形成有关人生思考的宏大叙事,让读者产生心灵的震撼。
也有不少作品充满生活的情趣,很唯美。
主编推荐
作品有一种特殊的语言质地,幽默机智,妙笔生花,有很多新颖的意象、精彩的比喻、工笔式的描写。尤其是超常惊险的语词组合,特立独行的语义表达,增加了阅读的刺激力度。感情细腻,思维缜密,擅长聚焦某一点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形成有关人生思考的宏大叙事,让读者产生心灵的震撼。也有不少作品充满生活的情趣,很唯美。
精彩内容
浅昏迷
一
差不多有6年,梦境里没出现其他城市。差不多快有两年,没离开过江西省境。
只有我自己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几乎没在一座城市居住两年以上的耐心(我总是喜新厌旧地只热爱更远更大的城市),而在刚过去的四五年里,我总是习惯于披着夜色和孤独的斗篷行走在外省的街头(表情执着而暧昧),寻找新闻和烟花般短暂的激情。有段时间,甚至迫切地想学英语口语,我毫不怀疑,有一天我的身影会遥远到需要靠其他语言翻译的程度。
是什么让我忽然在止步不前中获得习以为常的心境:对女儿的牵挂?对某种情感的习惯?还是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个预言的体认?我还没来得及怀疑自己的脚力,根系已在这座城市的水泥地面上扎了下去,虽然并不强劲发达,也足以牵扯偶尔闪现的挣脱的欲念。
在我的锚缓缓向深海降落的过程中,许多原本安静的朋友,纷纷泡沫般从深海升向水面,有的还从海面飘向空中。
一个和我同龄的老乡,30岁前像乖顺的藤本植物,安安静静地贴着小城的街面生长,连省城都到得很少,有一天婚姻突然坍塌,她从废墟里爬出来,向着未知的方向狂奔,我以为她的终点是南昌、上海,或者最远是北京。事实是,她在南昌突击补习了几个月的英语,然后飞到上海,在那里加足了油,最终飞到了英国。两年后,她拥有了新的国籍和丈夫。另两个朋友也是如此,和我同事的那个,上个月还在给我们的杂志设计封面,我出趟差回来就被告知,我们的美编已飞到德国去了,新的美编马上就要来上班;新华社的那个,刚给我在新华网开了专栏不久,就跟着新婚的先生去当了美籍华人。她给我发来新家的照片上,除了别墅,还有森林和松鼠。
肺活量略小些的朋友,飘散在广东和上海等地,和自己的籍贯都有着千里之遥的距离。而他们的脚步,一点也不受居住地的约束。
老朱是我的鄱阳同乡,我四处漫游的那些年,他在某个小城和贫困奋力鏖战,最终还是背井离乡。在广东的一家大企业,我们的脚印有过半年多的重叠,然后,我折回了江西,他继续向前,虽未改变国籍,身影开始在世界地图上到处飘。
我日渐沉溺于江西的山川沟壑中。以青蛙从井底往上打量的视角,我满足于圆孔形的局促蓝天。从绝对值看,江西的确嫩绿安宁,并且,我的惰性和对静止的偏爱延展了这个绝对值,使它达到足以令人心智接近沉醉的地步。是的,省内的一些小旅行越来越符合我的心意。即便在省内,我也不愿去3小时车程以上的地方,不能忍受在外面连续度过两个以上的夜晚。我养成了认床的坏习惯,在宾馆沾染过无数人体味(我用想象而不是鼻子闻到了它)的被褥下,我的皮肤不敢充分裸露地自由地呼吸。更多的时候,我回鄱阳也能找到旅行的欣喜和快乐,在一些无名的没有景点的丘陵上行走,过去的时光就会和现实的乡情杂糅出成分复杂的感动。
我一度试图把这种井底的风景解释为返璞归真的境界,但以我现在才三十多岁的年龄看,这是否也是对提前衰老的自我宽慰呢?
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节长假,这座城市的人就会候鸟一样用翅膀的暗影遮蔽通往外省的道路,而脚力越来越强劲的老朱,不时地在博客上贴出他在欧洲各国和日本拍下的数码图片。在我正一天一天在心态上成为南昌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成为客居于南昌的鄱阳人时,老朱已完成从江西人向广东人、中国人和地球人的演变。我在老家的某台电脑前考察老朱的足迹时想,同他的节奏相比,我在鄱阳的散步连小旅行都算不上了,它似乎更像是一种疲惫导致的浅昏迷。
这样的想法不时令心里某个沉睡的念头挣扎一下,但很快,它又被我对故乡的深爱淹没头颅,继续在甜蜜的浅昏迷中沉沉睡去。
二
用雨后春笋来比喻都会失去效率的那些酒店,在我看来,就像是一只只攀比豪华的胃。
能获得这样的想象,是因为我先获得了观望那些本体的距离。
一个男人拥有的社会资源量,和他的私人时间成反比,和他的自卑系数成反比;但是,绝对同他的胃容积与活跃程度成正比。
许多男人的私人独白里都有一句细小的声音:每天都回家吃晚饭是件很丢人的事。
我没这样的担忧。原因之一或许是,我从来没机会培养这方面的心理障碍。我的胃是大多数时间在家偶尔外出工作的芸芸众胃中的一员,而且,在芸芸众胃日益走向忙碌和自信时,它不仅不思进取,还过早地出现恋家的迹象。
2006年,女儿开始读小学,每天在学校吃早饭和午饭,在家的晚餐,在我心里显得很隆重。30多年来我没进过厨房,我个人对美食远不及对美色和美音有兴趣。但是没办法,我去书店买了本傻瓜菜谱《美味大众菜》,学习炒菜。
这本傻瓜都能用的菜谱严重挫伤我对智商的自信,许多配料的名字和用量看不确切,做晚饭还是基本坚持了下来。每天下午三四点钟,我就放下所有事情去菜场买菜。新区的菜场品种有限:排骨、牛肉、鲶鱼、鲫鱼、山药、豆泡、青椒、蒜苗、胡萝卜、韭黄、花菜、菜柳……我爱买的主要就这些,晚餐的菜谱就在这些名词之间搭配产生:排骨炖山药、排骨炖豆泡、排骨炖胡萝卜、鲶鱼煮豆腐、韭黄炒蛋、青椒炒肉等。或者更简单点,拎一只老鸭或土鸡回来用高压锅压。我不懂复杂的烹饪程序,除了精炼油、盐、酱油,菜里也不放其他佐料,成分简单至级。我能做到的是,女儿在楼下按响门铃时,把热腾腾的菜端到玻璃餐桌上营造出繁荣的表象。
女儿从不会指出我的技艺和酒店的巨大差距,她从三岁时就从动画片里明白了爱就是力量的道理。她妈妈出于保护劳动积极性的考虑,有意见也藏在心里。她们的宽容让我的厨艺故步自封,胃部的一些功能也在简单的菜谱中渐渐沉睡了。偶尔出去参加社交聚会,胃出现了比心脏还严重的不适应感。心脏的不适是形而上的,多少有点矫情和孤芳自赏,心脏不适少玩点心跳就是了;胃的不适是形而下的,生物性的,伴随着自我怀疑的。
可能是吃惯了自己做的色泽原生、配料清淡的傻瓜菜,很不习惯酒店菜谱的复杂、混沌、油腻和厚重。南昌的酒店大都是赣菜和风格相近的湘菜、川菜,口味重,配料生猛,尤爱把菜汁勾芡成油腻的糊状。我功能沉睡的胃每次出门都像是参加考试,要动员每个细胞兴奋起来,才能勉强和那些视觉可疑成分莫测的外来物打个平手。
我喝酒的技术也粗糙,每咽口白酒下去,就要吃几大口菜镇压一番,就像每吞下一簇火苗,就要吞下一堆灭火剂抵消它。质量粗糙必须在数量上付出代价。每次应酬,即使一口饭也没吃,我的胃也会被菜撑成气球。回来坐在沙发上,除了抱着肚子做按摩,什么也不想干。
我在情感上和酒店越来越疏远,加上原本就厉害的对中餐不卫生聚餐习惯的疑虑,我变成了只有在家吃饭才舒服的人。
我们县城有位名中医,六十多年来只爱做两件事:一、给人号脉;二、给书号脉。曾在《随笔》杂志发表二十多篇医学随笔。我近期还知道了他的另一个怪癖,一生不愿在餐馆吃饭,怕脏,不管多牛的人物发帖他都不赴宴。
这个发现对我多少是种心理支撑—我的胃虽没出息,但可以相信,它其实并不孤单,目前也依然健康。
三
我为什么没有“小蜜”?
这是许多和我年龄相仿的男人自嘲时爱说的一句话。我从不用这个问题鞭策自己,因为我有两只八哥。
不少人童年时养过鸟,有些人退休后也会养点宠物或花草。一个正当年的男人,他即便没有“小蜜”,甚至连“大蜜”也没有,他还是不会去养八哥,他宁愿在心里养一个仇人以消磨过剩的精力和感情。
2005年暮春,我从花鸟市场买回一只小八哥,等到2006年春天,它已是大龄男青年了,我决定给它娶个老婆,这样我家就有了第二只八哥。我女儿给它们取名:大八和小八。
可它们俩并没那个意思,住在一起就打架,都是小八啄大八。这迫使我多买了个笼子让它们分居,一年后,它们勉强同意住一起,还是没那个意思。我因此怀疑卖鸟的骗了我,它们并非一雌一雄,也并不打算向命运低头开展同性恋。
大八和小八成为我们家的第四第五号成员,我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它们加洗澡水和鸟粮。下班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如此。如果举家出门旅行,就花钱把它们放到卖鸟人那里托管。今年回老家过年时,怕它们在别人家吃不饱睡不暖受委屈(前年的一个长假大八就在托管处寝食不安撞破了头),就抱着笼子带它们坐长途车一起回去了。我所得到的回报是,它们每次见我就会不停地说:“你好你好。”
许多人都知道八哥会说话,真正听过的很少。大八的舌头用烟灰捻过一次(把舌头上的一层软壳剥离下来)后,会模仿我的嗓音说“你好”。小八前后捻过三次,加上外交型的活泼性格,会说的话要多一些,说“你好”时,一会儿是模仿我的音色,一会儿是我女儿的音色。
天气好的傍晚,我会去楼下的草地或小区之外的一处小树林放鸟。
“大八一飞冲天,像老鹰那样迎着春风越飞越高,最后还是回到柳树下觅食,小八则爱在我肩头和草地间穿梭,肤浅地炫耀它和我的亲密关系。中途两个路过的渔民儿子被吸引过来,逗它们说话。大八出于修养和礼节只说了两次你好,对方不满意,不断地用粗话逗它。大八极其生气,身体膨胀成一只肥硕的刺猬,啄他们的手,赶得他们四处躲藏。我在心里为它热烈鼓掌。
天色越来越暗,风越来越大,草洲上只剩下我和大八、小八,它们四处散步,吃草籽,大八还用锋利的喙肢解了我扔的烟蒂,以此拖延回家的时间,我迁就了它们,直到光线昏暗才让它们先后进笼子(自然是大八先进去)。就这样,情人节就在大八和小八的一再拖延下混了过去。我拎着笼子穿过街道回父母家时,想起20岁时常使用的一个词组:孤独而美好。”
以上文字摘自过年时写的一篇日记,那天刚好是情人节,我把八哥带到了县城郊区的一片濒河大草洲待了一下午。我平常在南昌放鸟时,情形也差不多,只是这边没有高大的柳树和寂寥的草洲。小树林边上就是车辆穿梭的马路,更远处是许多还未竣工的楼盘,打桩机的汽锤在空气里沉闷有弹性地响着,似乎要把所有的暮色砸进一个人心里。
2006年的许多黄昏,我就是这样度过的。大概是下半年吧,胆大好学的小八终于学会了人类语言中最美的一句话。有一天,它突然跳到我肩头使劲说:“我爱你。”“我”字发音虽然有点更像“吾”,但我在那个时刻的欣喜,类似于第一次听女儿叫“爸爸”。
我把越来越多的感情投入到大八和小八身上,在它们的食谱里增加了蚂蚱、瘦肉、苹果、西瓜,有时在家里也会把它们放出来散步。我在电脑上工作时,八哥就站在桌上歪着头表情奇怪地打量我。我放音乐时,它们就激动得呀呀地呼喊。我翻阅过资料,八哥的寿命大约有十七八年,我因此想,在这些年里,我即便孤独,我的孤独里也是有爱的。
一个男人在还很年轻时就爱上提笼架鸟的日子,这意味着他的血统里有纨绔的基因,还是意味着他是个轻度孤独症患者?甚至,他是个对人类的真诚和感情失去信心的人?
我没法回答这些,我能够回答的依然只是那个困扰着许多男人的问题:我为什么没有“小蜜”。
四
许多年以来我都以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做他想做的事,因此不必忍受不爱干的工作。近两年才恍然发现,这世界至少有99%的人不是这样活着。每次回县城过年,我就意识到这点。
“过年”这个词所孵化的词组,除了花钱,就是数钱。不管他是经商,当官,种田,当医生,当警察,当教师,甚至当妓女,当小偷,不管他们一年的活动由多少千奇百怪大相径庭的动词组成,最后一个动作都会是—数钱。当然,新的时代给“钱”这个裸体般令人不安的汉字穿上了好看的外衣—财富,因此,一年中所有合法和不合法的动词都披上了同样好看的外套—全民创业。
我并不相信,这99%的人都是最爱好赚钱的,这世界有许多职业的存在价值并不是赚钱,也并不适合赚钱,比如说警察、医生和教师,即便这些人,也开始以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人生价值了。我一方面对他们的职业操守表示唾弃,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他们为了家庭所做的道德和个人爱好的放弃深感敬佩。
许多年来,我始终在按个人爱好和趣味活着。从1991年拥有第一份工作以来,我有过7次跳槽的经历,几乎每次跳槽的动机,都不是为了更好地赚钱,而是为了一步一步接近爱好。唯一一次以赚钱为目标的跳槽发生在女儿出生的第二年,新鲜的父爱暂时战胜了衰老的自私,但在被西装和企业文化囚禁了半年后,自私又卷土重来。到了2005年,我彻底把爱好变成职业,成为一个基本靠文字为生的人。
每次回父母家过年,别人都在给亲人展览财富增长指数,我能展览的,只是比去年多写了几个东西,在一条大多数人看不见的道路上,比去年多走了几米路。
我挣的钱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单位发的工资、稿费、文字走穴。我写作远谈不上不勤奋,还有许多洁癖,所得稿费基本只够偶尔请朋友吃饭;文字走穴是指给出版社或某些单位写那种完全和创造无关的东西,报酬虽然还行,两三年也做不了一次,做多了会严重歧视自己,所得也有限,主要是为自私做点补偿,对家庭责任有个态度上的交代。
我不好意思对父母展示财富增长指数,因为增长缓慢,有时无增长,甚至负增长。我花钱比挣钱更有激情。我没有物质虚荣,不穿名牌,不吃名菜,不买1800元以上的手机。但花钱随意,把无意义的出游,买钢琴,买相机,买摄像机,买多个音响,买书,买比书还多的碟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每次路过单位附近的地下通道,都要被满地乱七八糟的小玩意绊住脚,今天买把军刀,下次买条用棕叶编的眼镜蛇,且不好意思多还价,那些满身银饰的藏族姑娘冲我嫣然一笑,我立马举手投降,别人3元钱能买到的东西我要花6元。
我妈说,就是天上掉金子下来我也捡不到,因为金子是早上掉的,我赖在床上想,是马上去捡呢还是再睡会儿。我妈还说我:赚一个,花两个。我也痛恨自己这德行,可三十多年来,痛恨并未把我塑造成人。
今年春节,和一个朋友在县城后面的内湖边散步,朋友谈起一些熟人近年的变化:前年才去深圳开旅社的甲,今年就开了辆新买的“广本”车回来过年;乙当上了某县的县长,年收入至少在100万元以上;丙刚当上本县某副科级派出所所长,辖区很富庶,估计每年也能赚30多万。我对他说:不要和他们比,他们和商人一样,是专业赚钱的人,我们不过是业余赚钱。他们的人生价值就等于他们的存款金额,花完了就什么也没有。我们的财富虽然不多,只要够把孩子养大并享受良好的教育,我们的存款余额就永远比他们多,我们在谋生的同时做了比生存更高的事。
我们像两只离葡萄园很远的狐狸在冬天的阳光下互相勉励。我明知说这些话的人很像狐狸却仍有信心那样说,是因为心里还藏着另一句话:
我很幸运,因为我做着自己非常喜欢做的事,却也得到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这是为了艺术曾卖血买相机的某著名导演接受采访时说的话。
我想,我长期在个人爱好中执迷不悟,一方面表明我的自私有多顽劣,另一方面说明,我并非不渴望财富,我不过是想和那个导演一样,如果不能在专业地从事爱好时业余地获得财富,那么,宁愿不要那些所谓的财富—它作为超出生存基本需求的奢侈品,却要我用爱好和生命意义去交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