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东盐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河东盐道

19.56 5.1折 38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朋,刘俊 编著;刘建生 丛书主编 著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070942

出版时间2014-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201022347

上书时间2024-12-13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建生,男,1956年1月生,山西右玉杀虎口镇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省委联系专家。现任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所长,兼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常务理事、近代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当代山西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高级经济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学位委员会社科评审组成员,山西省教育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经济管理学科评审组成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山西省社科、软科学项目11项,共发表论著300余万字,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地方志》、《清史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主要代表著作有《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明清晋商信用制度变迁研究》、《山西典商研究》、《晋商研究》、《山西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稿》、《回望晋商》等。曾获山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史志编纂优秀成果一等奖,省优秀社科成果应用推广二等奖,北方十五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曾获山西省优秀教师、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太原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称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天赐盐池孕育文明
第一节 盐池始源神秘传说
一、神话起源
二、史籍正解
三、盐民祈愿
第二节 盐池形貌自然天成
一、盐池诞生
二、盐池幅员
三、产盐之母
第三节 晋国称霸凭監而起
一、祭祀之盛
二、民以盛富
三、国以盛强
第二章 河东建制股肱之郡
第一节 汉唐盐利天下居半
一、完备建制
二、盐铁巨商
三、盐政反复
四、盐池唐盛
五、池神获封
第二节 垦畦浇晒时代变革
一、人工制盐
二、政策宽松
三、变革盐制
四、榷商骤富
第三节 盐务专城元代始建
一、设立盐使司
二、设立圣惠镇
三、运城筑城
第三章 开中实施盐商称雄
第一节 九边驻军盐商兴起
一、人稠地窄
二、军事消费
三、负担过重
第二节 开中实行扩大势力
一、捷足先登
二、程序严格
三、势力扩张
四、首创商屯
五、徽人北上
第三节 迁居淮扬形成垄断
一、支盐困难
二、改为纳银
三、形成世袭
四、晋贾称雄
第四章 河东名门盐商世家
第一节 商人籍贯遍布全省
一、省内遍布
二、贩粮契机
三、迁居淮扬
四、“北亢”之富
第二节 官商结合垄断形成
一、高官背景
二、树大招风
三、家族受益
第三节 天下运司河东专学
一、运学创办
二、书院兴盛
三、儒贾相通
第五章 屡施变革力挽颓势
第一节 缓和矛盾畦归商种
一、清初凋敝
二、畦归商种
三、“坐”“运”分离
四、引岸严苛
第二节 挽救危局课归地丁
一、盲目加引
二、危机浮现
三、课 归地丁
四、变革有效
第三节 多重因素盐池衰落
一、客水坏盐
二、蒙盐冲击
三、清廷干预
四、苛捐凶猛
结语 繁华落尽唯存余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由张朋、刘俊编著的《晋商五百年(河东盐道)》是关于河东盐业的研究。从远古华夏起源开始,至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涉及与盐业密切相关的生产技术、政府管理、经济发展、商人商业及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通过全方位展示河东盐业的历史面貌,深入了解其辉煌和衰落的客观规律,以及深厚的文化影响和制度影响,包括城镇建设、城市文化、城市生活习俗、社会风情等多个重要领域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主编推荐
由张朋、刘俊编著的《晋商五百年(河东盐道)》是《晋商五百年》丛书之一。晋商这个遥远厚重却至今闪熠的名字,其实赋予了山西这个地方一种人格特征。彼时,若提起晋省,听者无不会为晋商叹服。现今,这个名字与这个地方失却了往昔的密切联系,然我们却执着通过曾经的遗迹和文字记载,来呈现这个地方,展现这个地方社会的世界观,为的就是让今人知晓:我们仍是这个地方的历史中一个角色,仍是这个地方的世界观中滋养的子孙;历史从不曾断裂,晋商不仅是个名字,亦是个观念,就是在这个地方滋生而出。

精彩内容
    一、祭祀之监
    有关河东盐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周礼·天官·盐人》:“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祭祀,共其苦盐、散盐。”
    其中,盐人,是执掌盐务政令的官吏,负责收纳各产盐诸侯国向周王室贡献的盐,以供各种祭祀事件。而祭祀所用的苦盐,在《周礼注疏》中解释道:“盐咸,非苦,故破苦为監。”“苦当为盛,盛,谓出于盐池,今之颗盐是也。”这段文献就是指出:来自河东盐池的“盛”用于祭祀,因其味道咸中带苦,故通过通假的方式读“苦”为“盛”。
    由此可知,商周时河东盐池所产盐,被周王室视为珍品。因为在古代,祭祀神灵和祖先是一件极为隆重的事件,被作为祭祀用品的盐,无疑是地位特殊、意义重大的物品。“監”字一方面指出河东盐的形态及天然生成的特点,另一方面体现了河东盐池被造字命名的特殊地位。
    由于产量有限和商业水平的低下,盐并未成为当时的主要贸易对象,而是作为“贡”,满足中央政府获得实物性财政收入。因而当时的盐政管理,实行“贡”制,表示邦国诸侯和万民对周朝中央政府的臣服与归顺。
    然而,随着周朝王室力量日趋衰弱,政局动荡、战乱频仍、礼崩乐坏,“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的礼制宗法亦完全被改观。旧意识形态及等级制度的崩坏,使逐利获财的商业行为不再受到束缚和压制,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商品经济比重加大。
    二、民以監富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盐产量增加,食盐贸易开始自由进行。拥有盐产资源的诸侯国凭此不可或缺的资源,强盛于他国。“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上卿,历史上首次实施了“官山海”的国家专卖政策,将盐业资源收归国有,统一管理,使齐国因收获巨额盐利而繁荣强大,称霸诸侯。
    河东盐池属晋国。晋文公重耳在继位之前的流亡时期,曾被齐桓公收留多年,与管仲和齐桓公交往密切,并且,他对于管仲的盐政理论颇为了解和欣赏。因此,在重耳成为晋国国君后,具有远见卓识的他,面对得天独厚的盐池资源,借鉴齐国成功的盐政经验,则属顺其自然。
    同时,在这场重大的社会变革中,晋文公重耳采取不同于其他诸侯以武力“启土”的方式,走上了发展壮大经济实力、谋求和谐发展的富强之路。他实施了一系列重视商业、保护贸易的政策,采取“轻关易道,通商惠农”等措施,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宽松的环境吸引外来商人。具有“近盛”地利的晋国“绛之富商”更是凭借盐业贸易,“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鲁国穷士“猗顿用盛盐起……与王者埒富”。这些史实说明,在鼓励商业贸易的政策背景下,盐已成为当时贸易量巨大、利润丰厚的商品,贩卖食盐造就了历史上最早的一批豪商富贾。
    其中,凭盐而起的猗顿最为著名。根据《史记》记载,猗顿是历史上最早的大盐商。他本是鲁国一穷士,姓王,名顿,来到距离盐池咫尺的猗氏县,通过捞采、贩运盟盐,使财富大量聚集。并且其长袖善舞、多财善贾,以致“赀拟王公,驰名天下”,成为一代豪商,最终“兴富于猗氏,故日猗顿”。由此,人们才称其为猗顿。
    传说,猗顿不仅善于经营,而且性格疏爽,“其财能聚,又复能散”——司马迁语。他收留了大量投奔而来的穷苦百姓,在今天的临猗县南建立了三个以自己儿子命名的村落——王寮村、王景村、王鉴村,安置并帮助他们进行牛产、恢复生活,实现了各尽其能、安居乐业的稳定局面。
    至今,猗顿仍受当地人的广泛称赞,其陵墓园地一直被人们维护,来自各地的祭拜者历代不绝。根据记载,清朝的康熙四十四年(1705)和道光十七年(1837),猗顿陵园两次被大规模修整,并立碑纪念。
    猗顿因盛盐而致富的史实,成为春秋战国商业贸易的经典,说明凭借盐利的丰厚,可发家致富,乃至成为一代豪商;更重要的是,说明盐池生产和运销的规模发展非常迅速,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已形成重大影响。由此可知,作为国家宝贵资源,盐池得天独厚的优势,必然是晋国发展壮大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国以益强
    晋国采取的一系列重视商业、保护贸易的政策,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商业,尤其是盐业贸易的繁盛,使得政府对盐征税充实国家财政收入的举措,成为聚集财富、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虽然未见到直接的史料记载,但可以推断,晋国的兴起由此开始,由重商政策及获得丰厚的盐利开始。
    P14-1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