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路风云 刘衍淮西北考察日记 1927-193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丝路风云 刘衍淮西北考察日记 1927-1930

105.37 7.3折 145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衍淮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99353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145元

货号1202461905

上书时间2024-12-02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卷 从北京到呼加尔图河(1927.5.9—1927.8.1)

一 前往包头汇合

二 从包头到呼加尔图河

三 呼加尔图河的气象训练

四 独立作业

第二卷 从呼加尔图河到山单庙(1927.8.2—1927.8.28)

一 追赶大部队

二 前往山单庙

三 小分队考察河套

第三卷 从山单庙到额济纳(1927.8.29.—1927.9.28)

一 途中作路线图

二 进入沙漠地带

三 梭梭树丛林

第四卷 在额济纳(1927.9.29—1927.11.7)

一 额济纳的测量

二 双十节的活动

三 去毛目

四 额济纳最后的日子

第五卷 从额济纳到哈密(1927.11.8—1928.1.8)

一 大风屡阻行程

二 驼乏粮绝人病

三 赶赴前方找车

四 留在庙儿沟

第六卷 在哈密(1928.1.9—1928.2.11)

一 考察中的个春节

二 哈密周边见闻

第七卷 从哈密到迪化(1928.2.12—1928.3.8)

一 从哈密到吐鲁番

二 从吐鲁番到迪化

第八卷 在迪化(1928.3.9—1928.5.21)

一 一上天山

二 迪化见闻

三 再上天山

四 山中独立观测

五 迪化气象站

第九卷 从迪化到库车(1928.5.22—1928.6.19)

一 迪化到焉耆途中

二 渡开都河赴库车

第十卷 在库车·上(1928.6.20—1928.10.10)

一 初建气象站

二 库车见闻

三 华志回国

四 独立主持库车气象站

五 创建喀拉古尔气象台

第十一卷 在库车·中(1928.10.11—1929.3.31)

一 库车观测例事

二 冬季观测

三 新年伊始

四 再赴山中气象台

五 春节前后

六 新春气象

第十二卷 在库车·下(1929.4.1—1929.8.26)

一 沙雅考察

二 春夏之交的库车

三 三赴山中气象台

四 气象站搬新址

五 准备返程

第十三卷 从库车回迪化(1929.8.27—1929.9.22)

一 从库车到焉耆

二 由焉耆到迪化

第十四卷 在迪化(1929.9.23—1930.3.2)

一 逗留迪化

二 连日商量归计

三 决定赴德留学

四 迪化过春节

第十五卷 从迪化去柏林(1930.3.3—1930.4.19)

一 从迪化到塔城

二 从俄境赴柏林

图片说明

附录1 日记所见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一览表

附录2 我服膺气象学五十五年(1927—1982)

附录3 先父刘衍淮与西北科学考查团

附录4 家人心中的刘衍淮

附录5 英文目录及简介

校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世界范围享有盛誉,气象观测是其核心项目。考察临行前,考查团常务理事的刘半农曾嘱咐气象生们“要把所见所闻都要详细记录下来,有些事当时看可能没什么用处,以后却可能有大用处”。本书基于科考团气象生刘衍淮的11册西北考察日记整理出版。这份35万字的珍贵日记,是九十多年前西北气象考察的观测实录。这里有青年人在科考团这个“流动大学”里的进步足迹,有五四运动后的大学生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风貌,更有那个时代丝绸之路上的世态人情、科考团里的人事细节。随着时光的推移、岁月的沉淀,本书的考察记录,将愈益显示其不朽的光华。本书分章立目,随文插入民国老照片和作者速写图200余幅,图文并茂,颇具可读性。

主编推荐
近百年前的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是漫漫丝路上一首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歌谣。本书包含随团气象生刘衍淮近三年从未间断的西北考察日记。气象考察的观测实录、“流动大学”的进步足迹、五四青年的精神风貌、西北地区的世态人情、科考团队的人事细节、斯文•赫定、徐旭生、黄文弼、袁复礼、丁道衡……详细记录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历尽艰辛、锲而不舍的西行之旅。 精心整理,分章立目,穿插旧影、速写200余幅,图文并茂,实景再现民国西北风貌。

媒体评论
与瑞典出版的数十卷《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报告集》相比,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国的时局,让许多中文著作未得及时出版。九十年后整理出版的《丝路风云:刘衍淮西北考察日记(1927-1930)》详细记录了作者的科考经过和珍贵气象记录,也让读者领略大西北的自然风貌和科考队员艰苦卓绝的工作精神。——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近百年前成立了支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查团招募了一位学气象的大学预科学生。万里西行,驼铃悠悠,他不但用冻僵的手指记天气、画路线,还用青春的眼睛摄下社会生活许许多多有趣的细节、生动的场景,如今都成少年中国的一段宝贵记忆、一份难得史料。                                             ——黄纪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气象学于历史研究意义重要。竺可桢论五千年气候变迁,使得古史进程的描绘增益了风云变幻的背景。《丝路风云》作为西北考查的气象学记录,为西北史和丝绸之路史都提供了宝贵的信息。——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