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守则
¥
15.51
4.8折
¥
32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美)托尔斯 著作 刘玉红 译者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096589
出版时间2013-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1200702779
上书时间2024-12-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一九六四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郊,并在那儿长大。自耶鲁大学毕业后,他又从斯坦福大学取得了英语硕士学位。他与妻子和两个孩子生活在曼哈顿,是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本书为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托尔斯先生是二十世纪初绘画,一九五○年代爵士乐,一九七○年代警匪片,黑胶唱片摇滚乐,宣言,早餐糕饼,意大利面,烈性酒,下雪天,托斯卡纳,普罗旺斯,迪斯尼乐园,好莱坞,卡萨布兰卡、007的演员、柯船长,鲍勃·迪伦(早期、中期与晚期),凌晨时分,纸牌游戏,咖啡以及祖母手做饼干的忠实拥趸。本书由企鹅集团维京出版公司于二○一一年出版后,迅速登上《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洛杉矶时报》畅销排行榜,当年被《华尔街日报》评选为年度靠前小说之一,法译本获得二○一二年菲茨杰拉德奖。
刘玉红,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译著包括《我的妹妹,我的爱》、《世界文化象征辞典》、《爱默生随笔》、《穷理查年鉴》(英汉对照)、《肉体伤害》等十七部。
目录
前言/1
冬季
第一章友谊地久天长/12
第二章太阳、月亮和星星/28
第三章敏捷的棕毛狐狸/38
第四章解围/48
一月八日/59
春天
第五章有的和没有的/62
第六章最残酷的一个月/83
第七章孤独的枝形吊灯/92
第八章放弃一切希望/103
第九章弯刀、筛子与木腿/119
第十章城中最高楼/131
第十一章美丽时代/140
六月二十七日/155
夏季
第十二章二十英镑六便士/162
第十三章烽烟/178
第十四章蜜月桥牌/191
第十五章追求完美/206
第十六章战乱/222
第十七章读懂一切/233
第十八章此时此地/248
第十九章通向肯特之路/259
九月三十日/274
秋天
第二十章地狱没有烈火/280
第二十一章你疲惫、你贫穷、你屡遭重创/298
第二十二章梦幻岛/303
第二十三章现在你看见了/317
第二十四章王者归来/322
第二十五章他生活的地方与他为何生活/335
第二十六章圣诞夜的昔日幽灵/343
十二月十日/348
尾声中选甚少/353
附录 少年乔治·华盛顿的《社交及谈话礼仪守则》/367
鸣谢/378
内容摘要
一九三八年的纽约,经济大萧条进入尾声,满腹诗书、冷静自持的二十五岁姑娘凯蒂·康腾行至她人生的分水岭。元旦前夜,凯蒂与她寄宿公寓的室友伊芙在纽约格林威治村一间二流的爵士乐吧共庆新年,结识了举止高贵、笑容闪亮的邻桌——长着湛蓝色眼睛的年轻银行家廷。这次邂逅以及其后突发的意外,将凯蒂拽离了原来的人生轨道。这个寂寂无名的华尔街众多女秘书中的一员忽然间发现自己一只脚踏进了纽约上流精英交际圈,而另一只则跨入声名显赫的康泰·纳仕出版集团。
跟刻板腼腆的百万富翁约会,和开朗自信的上东区富家子交往,与精明前卫的女巨贾对峙,被苛刻专横的上司施压……凯蒂泰然自若又出人意表地在各种命运的表相中摇曳前行。接踵而至的新鲜遭际让凯蒂体会到财富与地位所能予人的安全感与庇护。在对似已渐行渐远且无法言说之爱的无望期待中,她已然明了,指向光明前途的正确选择往往裹挟着失落之痛。
本书如同写得曼哈顿的一封情书,精致,优雅,幽默,清新。 《社交礼仪守则》是乔治·华盛顿少年时期用以律己的行为规范,也被廷奉为圭臬。这套具备“贵族自修学校”功能的守则中有些条款在故事中反复再现,仿佛对崇尚高贵举止与自律意识的往昔岁月的招魂,亦如向在与欲望和机遇的纠葛中端正自持的人们致意。
主编推荐
维京出版社以天价在九家出版社竞争中胜出取得的新人处女作!冲入《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洛杉矶时报》畅销排行榜的黑马,《华尔街日报》年度靠前小说之一。
假如我们只对完美无暇的人动心,爱又怎会让人痛彻心扉……
爵士乐 咖啡馆 地下酒吧 三十年代的曼哈顿
具备“贵族自修学校”功能的《社交礼仪手册》
二十五岁女孩的偶然邂逅与率性选择,成为她一生的分水岭
探讨有关身份与自我价值的永恒谜题
让人初读倾心,再读沉醉
精彩内容
那是一九三七年的*后一个夜晚。
因为没有更好的计划和指望,我的室友伊芙便把我拽回了“热点”,这家名字取得一厢情愿的夜总会位于格林威治村地下四英尺处。
扫上一眼夜总会,你看不出这是新年除夕,没有帽子和彩带,没有纸喇叭,夜总会后面现出一个空空的小舞池,一支没有歌手的四人爵士乐队正在演奏《爱我一离开我》的老调子。吹萨斯管的是个面带愁容的大个子,皮肤黑得像机油,他显然完全沉浸在冗长单调的独奏曲的迷宫中,贝司手是个咖啡奶油色皮肤的混血儿,小胡子往下耷拉,他小心地不催促萨斯手,嘭、嘭、嘭,他以相当于心跳速度一半的节奏弹奏着。
寥寥无几的客人和几乎跟乐队的曲调一样忧郁,没有人衣着光鲜,有几对夫妻或情侣散坐在各处,但并不浪漫。谈情说爱、钱包充实的都围在“咖啡交谊”的角落里跳着摇摆舞。再过二十年,人们又都会坐在这样的地下室夜总会里,听着孤僻的乐手奏响他们内心的抑郁,不过在一九三七年的新年前夜,如果你是在看四人乐队的表演,只能是因为负担不起大乐队演奏的开销,或没有好的理由敲响新年的钟声。
我们倒觉得这里一切都很舒服。
我们并不是真的理解正在演奏的乐曲,不过我们得说它自有妙处,它不会唤起我们的希望,也不会毁了它。它节奏清晰、充满诚意,这足以成为我们出门的理由,而我们也这么做了,我俩都穿着舒服的平跟鞋和简朴的黑色外套,不过我发现在外衣之下,伊芙穿的是她偷来的*好的内衣。
伊荚?罗斯……
伊芙来自美国中西部,是那种令人惊艳的美女。
在纽约,你很容易以为这个城市*迷人的女人都是从巴黎或米兰来的,其实那只是少数,更多的美女来自意志坚定的州,它们都以字母“I”开头:爱荷华州(Iowa)、印第安纳州(Indiana)和伊利诺伊州(Illinois)。在恰如其分的新鲜空气、嬉闹打斗和懵懂无知的滋养下,这些浑然天成的金发美女从玉米田里冒出来,有如边缘闪光的星星。早春的每个早晨,她们拿着玻璃纸包着的三明治,飞奔过门廊,随时招手爬上**趟开往曼哈顿的灰狗长途汽车。这个城市欢迎并掂量所有漂亮的东西,即便不是马上接受,也至少可以试试尺码。
这些中西部姑娘的一大优势是,你分不清她们谁是谁。如果是纽约姑娘,你总能分得清哪个穷哪个富,对波士顿姑娘,你也分得清谁有钱谁没钱,这可以从说话的口音和举止中看出来。可在纽约本地人看来,来自中西部的姑娘长相一样,说话一样。当然,来自不同阶层的女孩子生长在不同的房子里,上的是不同的学校,可她们所共有的中西部人特有的谦恭令她们在财富和等级上的区别显得十分模糊,或者,也许只是她们之间的区别(这在德梅因很明显)。
P12-13
媒体评论
一个气泡翻腾、观察入微的故事,来自布鲁林,作者木梳工作却踌躇满志的年轻女孩闯入三十年代曼哈顿的上流社会精英人群之中,这也是……对在爵士乐吧、华尔街咖啡馆、市中心香槟皇宫和下东区地下酒吧偶然发生的社会炼金术一次可爱的招魂。
——《纽约时报书评》
一部了不起的处女作……强大的故事内核、新鲜独特的人物以及依稀有着菲茨杰拉德与卡波特之风却又个性斐然的文字皆不同凡响。
——《出版人周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