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干预的行动者逻辑
¥
48.02
7.1折
¥
6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方劲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67977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202060415
上书时间2024-11-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方劲,1982年生,湖南华容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2013年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在《中国农村观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获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不错人才培养工程很好博士论文资助、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很好论文一等奖等多项学术奖励。主要从事发展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
目录
总序
第一章导论
一、问题意识
(一)研究缘起
(二)中心主题
二、理论视角
(一)分析框架
(二)核心概念
三、方法与田野
(一)研究方法
(二)田野概况
(三)篇章架构
第二章发展研究的主体范式
一、结构制度范式的风靡
(一)发展的结构视野
(二)整体性思维的发展研究
二、批判解构范式的呼喊
(一)发展的话语批判
(二)“后发展”的构想
三、行动者范式的复兴
(一)发展的行动者逻辑
(二)行动者导向的发展研究
四、实用主义取向的行动者范式
第四章发展干预的前奏
一、贫困的结构制约性与文化敏感性
二、苗族的族源考古学与生存迁徙史
三、空间压缩:田村苗族的定居历程
四、昔日重现:田村苗族生存记忆的身体实践
(一)农耕生产间隙的采集生活
(二)仪式化与娱乐化的狩猎传统
五、结构治理与文化记忆的实践遭遇
(一)贫困治理:技术现代化逻辑下的结构表征
(二)记忆实践:原初浪漫图景下的文化意蕴
(三)现代性焦虑的生产:文化与结构的双重逻辑
第四章发展话语的生产
一、国家的民族政策话语落实
二、基层干部的治理话语表达
三、主体族群的优势话语排斥
四、干预对象的身份认同危机
五、发展话语的现代性意蕴
第五章行政动员式发展干预的地方实践与行动策略
一、作为典型发展规划的扶贫开发
二、“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地方实践过程
(一)层级性规划与指标的约束性分配
(二)项目化申报与指标的地方性再造
(三)集中化实施与指标的选择性执行
三、扶贫规划的地方运作策略
(一)条线化控制策略
(二)组织化动员策略
(三)简单化操作策略
四、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扶贫规划的实践困境
(一)规划制定的理想化陷阱
(二)规划实施的形式化风险
(三)规划落地的负激励效应
五、发展规划的社会建构属性
六、国家“悬浮”社会的发展干预
第六章社会参与式发展干预的地方实践与行动策略
一、“危房改造”:社会主体的被动参与型减贫实践
(一)H机构“危房改造计划”的原初理想
(二)H机构“危房改造计划”的现实遭遇
(三)基层政府的行动策略:行政吸纳
(四)社会组织的行动策略:被动适应
(五)干预对象的行动策略:随机应变
(六)国家“吸纳”社会的发展干预
二、“能力建设”:社会主体的自主参与型减贫实践
(一)Y大学“能力建设项目”的实践缘起
(二)Y大学“能力建设项目”的曲折历程
(三)社会力量的自主型参与
(四)基层政府的合作型参与
(五)干预对象的利益型参与
(六)国家“嵌入”社会的发展干预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
一、乡村发展干预的行动者表征
(一)行动者共塑的多元发展干预形态
(二)社会主体参与发展的非固化特征
二、乡村发展场域的国家与社会
(一)多元共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形态
(二)合作博弈:国家与社会的互动逻辑
三、行动者视角下乡村发展之路
(一)行动者范式的实践导向
(二)内源性能力建设的构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将乡村发展干预视为一种规划性社会变迁的过程,遵循行动者范式的学术理路,剖析滇东北田村发展干预的实践逻辑,以此管窥乡村发展场域中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进而探讨行动者视角下乡村发展的可能方向。全书共分为七章,沿着四个步骤展开分析,第一步,梳理发展研究的主体范式,明确本研究的学术定位;第二步,追溯发展干预对象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其现代性遭遇,建立行动者分析的历史基础;第三步,探讨作为发展实践构成元素的“发展话语”的地方性建构过程及其现代性意蕴;第四步,运用行动者视角对发展干预过程进行类型学分析,厘清其所蕴含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多元形态及其互动逻辑,延展出对乡村发展道路的未来展望。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