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学咬文嚼字.卷二(增补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物理学咬文嚼字.卷二(增补版)

58.5 7.5折 78 全新

库存10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则贤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2043437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1674375

上书时间2024-11-07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曹则贤,1966年生,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1997年获德国Kaiserslautern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至今。编、译、著有《物理学咬文嚼字》(三卷),《至美无相》,Thin Film Growth,《量子力学――少年版》等。

目录
增补版序
作者自序
之三十一 核心
之三十二 切呀切
之三十三 天有病,人知否?
之三十四 主观乎,客观乎?
之三十五 Ephemeral and Evanescent
之三十六 Στοιχειαι'ο
之三十七 溅
之三十八 Channel and Tunnel
之三十九 Secular,Equation
之四十 哈, Critical
之四十一 如何是直?
之四十二 共轭
之四十三 左右可有别?
之四十四 Uncertainty of the Uncertainty Principle
之四十五 此同时非彼同时
之四十六 Oh,Paradox
之四十七 阻“你”振动
之四十八 嗨,我自己的
之四十九 Vis et Virial
之五十 Polarization
之五十一 速度
之五十二 Alloy成就人类历史
之五十三 形之变
之五十四 Action the least
之外两篇 1. 什么是焓?
之外两篇 2. Null的翻译兼谈其他物理翻译问题
跋 关于科普――兼为跋

内容摘要
物理学需要一种叙述性的语言作为其载体。不幸的是,这门语言不是我们的母语。不同的语言可能呈现给学习者不同的物理图像,而不同的文化会塑造研究者不同的风格从而将物理学导入不同的方向。用中文表达的物理学,因为其间还要经过一个翻译的过程,则那些物理学概念本来的一些内在关联,就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有些概念甚至会被接近曲解。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曹则贤教授在科研教学之余,长期关注物理学在中国传播过程中所遭遇的语言问题。通过比照重要物理学文献的英德法文原文,他对用中文修习物理学所遇到的一些因语言问题造成的缺憾,有了深切的认识。2007年7月,曹则贤教授在《物理》杂志上开辟“物理学咬文嚼字”专栏,为用中文修习物理学者说文解字。《物理学咬文嚼字(卷2增补版)》收录了“物理学咬文嚼字”专栏文章的第31―54篇(有所增补),涉及夸克、量子、温度、熵等重要概念的起源,是一本值得物理学研习者珍藏的参考书。

主编推荐
物理学,如同它的数学姐妹,本质上是一门语言。掌握物理学的语言,走入理性思维的境界。

精彩内容
增补版序鸿渐,你没读过曹先生的大作罢?——钱钟书《围城》承蒙《物理》杂志不弃和读者朋友们看顾,拙作《物理学咬文嚼字》系列至今得以发表83篇。已发表部分,001—030篇结集于卷一,031—054篇结集于卷二, 已由新加坡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出版; 055—075篇结集于卷三,已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还于2015年出版了卷一的增补版。此番出版卷二的增补版,初版中的几处错误借机得以修订,更于各章后面添加了不少补缀内容。这些年来在继续撰写新篇章的同时,鄙人也时时会注意到一些同已发表主题相关的内容,有与读者朋友分享的必要。就数学和物理而言,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太多我不知道的内容。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不断地修订已发表内容以弥补因为无知而造成的缺憾,也是无奈之举。时常会有朋友对物理学咬文嚼字系列及其作者表示殷勤的关切。物理学咬文嚼字系列是作者的读书笔记,记载的是作者自己的迷惘与无奈。如前所言,many a textbook presents physics simply in an established appearance, without casting any doubt on the contents, or providing any alternative or competing views that do have ever existed. Neither have they shown us how the currently accepted physics has been worked out. Many newcomers even suffered from the delusion that physics was born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in a beautiful, convincing form. This is, however, very harmful to the education of future scientists, and to the culture of physics itself. 大多可见的物理学表述,让我们看得见出发点和终点,却看不见中间的过程。物理学是一项探究存在与存在起源的伟大事业,其间一定掺杂一些神话、诗意、猜想、梦呓、胡说、自圆其说的勉强、承认错误时的忸怩和迷惘挫折时的叹息之类的色彩,而知道这些或许是有益于物理学家成长的事情。对国人来说,物理学还有一重语言上的隔阂。若能克服这语言上的障碍,自然会拉近我们同物理学之间的距离。我是这样理解的,也就这样去做了, 当然是为我自己。若也有读者朋友读懂并因此受益了,那首先是因为他们是有心人的缘故。如果有些读者朋友一时没弄懂,那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让我们习惯物理学,和让物理学习惯有我们这样的学习者,双方都需要耐心。关于作者其人及其工作状况,我能说的是I wander in the field of physics, no purpose, no aim, no preference, no spety, no association with any school or cliqué, yet Im very happy, enjoying myself in simply looking around and doing something rightly at hand.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吾忧,贤也不改其乐也。如果有能力、有机缘的话,我也盼着我能写出更好的关于物理学的文字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为本书顺利出版所付出的心血,让作者心怀感激。期望不久的将来卷四面世时,读者朋友能看到一套风格齐整的四卷本《物理学咬文嚼字》。 曹则贤2017年春于北京作者自序匪唯摭华,乃寻厥根。——蔡伯喈《郭有道碑》自拙作《物理学咬文嚼字》系列前30篇承蒙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于2010年结集出版,转瞬又是三年过去了。在过去的三年里,笔者冥思苦想、东拼西凑,虽不免时时被催稿的狼狈,好歹总算把这个专栏维持了下来。到2013年3月,这个系列已发表到了第54篇。近期的24篇,篇幅略长,总量约与前30篇相当。承蒙World Scientific出版社抬爱,仍愿意给予出版的荣耀,当此时也,备感荣幸。咬文嚼字的营生,乃做学问之下乘。Karl Popper 自传中有句云:决不要让你自己被驱使去认真考虑词及其意义的问题。必须认真考虑的是事实的问题和关于事实的断言:理论和假说——它们解决的问题以及它们提出的问题。笔者每读此句,辄觉冷汗淋淋。为了咬文嚼字而放弃真正的问题,无疑是走向理智毁灭之路。然而,每当想起中文物理学文献中充斥着对物理学概念的错译与误解,笔者又不免对不得不用中文修习物理的同仁,眼前的和未来的,悠然而生同病相怜之意。倘能凭着个人些微之力,减免一点诸多学者歧路上的生命浪费,庶几可对自己有所交代。如果有一天能将这琐碎之事做到“虽非博雅之派,要亦小道可观”,笔者就太心满意足了。咬文嚼字于做研究固非正途,但对学习却是大有裨益。我们的科学免不掉日常语言的使用。若能审慎地对待科学的世俗语言成分,借助科学自身的图像与抽象语言,免遭误解与讹错的困扰,达成“表里俱澄澈”的境界,该是何等的令人心旷神怡!只是有一条,不管科学的传播者是否做到了“悠然心会”,这物理学“妙处难与君说” (\[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恳请尊敬的读者不要对本书有过高的期望。因为过多关注字面的问题,内容上它粗鄙,思想上它浅薄,而且行文跳跃以至于读起来有颠簸感。笔者希望这些缺点不会妨碍读者从中汲取有用的信息。所有的食物都只不过是原料,把原料弄成养料才见生命的奇迹。本卷收录的《物理学咬文嚼字》系列文章,原文发表在《物理》杂志39卷第9期(2010)到42卷第3期(2013)上。另外两篇为这期间发表在《物理》杂志上的类似作品,因为别的缘故未能形式上编入这个系列,此次一并收录。文章发表后,笔者时常发现许多新的应该注意的内容,现在借结集出版的机会以补缀的形式添加到了相应篇章的后面。坦白地说,这部分内容还真不算少。如前卷所述,一个专栏的维持和最终结集出版,没有编辑的热心参与和细致雕琢是不可想象的。感谢刘寄星教授一如既往地仔细审阅每一篇,并给出有益的批评和修改建议。确切点说,是老先生的博学与严谨支撑着本系列的成色与品位, 并滋养着笔者的信心。感谢《物理》编辑部的几位编辑,几年来,如同在更以前的几年里,她们一直不停地鼓励作者。更让人感动的是,她们变得更加耐心了,哪怕杂志快付印的时候我还没有交稿,她们的催促也不失态度的优雅。衷心感谢World Scientific 出版社的编辑们,他们的专业水准让这个系列的第一卷看起来真是一本书。 最后,我谨向我的家人致以诚挚的谢意。在我趴在书桌上搜肠刮肚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宝贵的谅解和照料。2012年底于北京家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