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说城
¥
46.8
6.0折
¥
78
全新
库存32件
作者葛剑雄 著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54569771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2691962
上书时间2024-11-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葛剑雄,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目录
城市品性
中国的城市在哪里 / 001
城市和市 / 005
城市史,还是地区史? / 007
尊重历史,立足未来 / 009
从历史地理看西北城市化之路 / 017
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 034
中国迁都:历史和现实,需要与可能 / 046
城·市·城市——从中国的城市体制看旧城破坏 / 051
城市的历史与未来:守旧与更新 / 058
《清明上河图》——中国古代城市智慧的结晶 / 062
城市品性 / 067
文化在新城市中的作用 / 078
什么样的城市能使居民的生活更美好 / 084
城市使生活更美好:梦想与现实 / 089
移民与都市文化 / 197
移民与中国城市发展 / 205
移民与城市品性 / 256
东方明珠
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地位 / 094
海洋与上海(节选) / 112
世界城市史上真正的奇迹 / 128
创造人和——新旧上海移民的比较 / 130
愿上海成为真正的园林 / 137
世界博物馆日开放老建筑的意义 / 141
保护老房子为什么那么不容易 / 145
民居不能移植 / 152
车站码头不能有人露宿? / 155
移民与城市文化——上海与成都的比较 / 239
移民与区域文化(节录)——上海与广州的比较 / 278
古城遗风
古都与移民 / 159
宋以前的洛阳与移民 / 177
移民与文化传播——以绍兴为例 / 218
杭州话为什么有北方味儿 / 236
盘庚迁殷 国都奠定 / 293
汉朝的长安和洛阳 / 297
自古长安不易居 / 303
隋唐时期的两都 / 309
北魏孝文帝的迁都与汉化 / 315
隋炀帝与延安 / 320
唐朝长安是世界的中心吗? / 322
古来北京知多少 / 327
重庆的来历 / 336
明朝的两京并建 / 338
从未启用的首都——明中都 / 344
天堂杭州 / 346
成都,成“都”? / 361
南京,还有多少六朝遗风? / 367
废都之巅 / 370
古老而年轻的拉萨 / 376
赞美拉萨 祝福西藏 / 385
异域之城
活着的与逝去的——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坛 / 409
吴哥古迹的最早记载 / 415
巴塞罗那掠影 / 417
名城乐水 / 434
威尼斯,我没有失望 / 439
永远的庞贝 / 451
寻访“卡萨布兰卡” / 460
火红的马拉喀什 / 464
非斯散记 / 468
在伊本·白图泰的故乡 / 473
凯鲁万古城 / 477
托泽尔旧城的魅力 / 480
山海胜境第巴萨 / 483
君士坦丁的桥 / 486
萨布拉塔永远的辉煌 / 488
大莱卜提斯——不仅是辉煌 / 491
沙漠古城——古达梅斯 / 495
昔兰尼——两千年的古城,两千年的古墓 / 499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关于城市的杂文集,作者是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全书收录了六十多篇文章,分为城市品性、城纳百川、古城遗风、异域之城四个部分。这些文章或是展现了作者对城市本质的长远思考,或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城市生活的独特见解,或是凭借深厚的学识叙述城市的来龙去脉,或是记录了作者在中外城市的所见所闻。文章写作时间跨度大,内容贯穿古今。有态度严肃、见解深刻的学术文章,有文字轻松、色彩明亮的随笔。作者用细致动人的笔触让一座座或繁华至今、或掩于黄土的城市鲜活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精彩内容
中国的城市在哪里
1997年,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后不久,一家通讯社向全世界发布了一条消息:重庆市超过上海市,成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接着有人补充,新设的重庆市有3000万人口,不仅超过上海市,而且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然而稍具地理知识的人不禁为之愕然,因为新设置的重庆市面积达8万多平方千米,辖境包括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大多数地方是山区农村,哪里是什么城市!显然,发布这条消息的记者和编辑都没有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在中国,直辖市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只是在它的名称中有“市”这个字,却并不是一座城市。重庆直辖市范围内的3000多万人口中,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之外。被用来与重庆市相比的上海市也是一个省级行政区,尽管上海市的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城市内,但还有一部分生活在农村,所以作为城市的上海也并不拥有上海直辖市的全部人口。
1988年,安徽省的徽州地区改设为黄山市。本来黄山是中国一座名山的名称,至此兼了一个行政区的名称,而这个政区又选择了“市”字,这自然使不明就里的人产生了一座城市的联想。而黄山市和黄山难免不被混淆,何况在黄山市下还设有黄山区和黄山风景区!本来,徽州专员公署驻地在屯溪,现在的市政府也是驻于屯溪。历史上屯溪还设过市,现在则设有屯溪区,当地民众称之为“老屯溪”。这可苦了不知道那么多的外地旅客,明明想到市府所在地的“黄山”,出租司机却将其送到了黄山风景区的黄山;而兴冲冲在“黄山”下火车的游客,想到真正的黄山还得另外换汽车。整个黄山市面积9807平方千米,人口只有150多万,其中市府所在的屯溪区只有10多万人,所以在黄山市的大部分地方,是不会有城市的感觉的。
几年前我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十大魅力城市”的评委,在观看各参选“城市”的录像片时发现,原来这些“城市”一部分是县级市,大部分则是由“地改市”而产生的行政区划的“市”,而不是一座城市。所以我看到的景观,根本不在同一城市。如我的出生地浙江湖州市,在展示片中不仅有湖州城里的街景,还有南浔镇的小莲庄、长兴县的竹林等,而这些景点离湖州城都有数十里或上百里,只是因为都在同一个行政区“湖州市”。即使是县级市,也包括县城外的整个政区。显然,所谓“魅力城市”,实际上是“魅力市级行政区”。幸而这项评选只限于省以下,否则还得加上中央直辖市和省会所在的“市”。
看来,在当今的中国,多数人已经将城市与带“市”的行政区完全混淆了,而这多数人中包括主流媒体的记者和编辑、不少专家学者;等等。
先师谭其骧先生一辈子研究历史地理,对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了如指掌。他曾多次感叹:“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的通名那么多,为什么用来用去都是‘市’?”他以日本为例,东京称都,大阪和京都称府,北海道称道,其他都称县。而“市”只用于真正的城市,无论其大小,而都、府、道、县下都可以设市,名称却不会混淆。他曾建议,将直辖市的名称改掉,如北京可称都,上海和天津(那时还没有设重庆市)可称道,而北京、上海、天津的城市部分才可称市。可惜他的建议至今未被重视。
不过,即使他的建议被采纳,还是无法解决一个更加复杂的问题——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市”的内部,究竟哪里是真正的城市。
到2006年底,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共有283个“地级市”,而不称市的地方只有17个地区、30个自治州和3个盟,主要集中在新疆、西藏、青海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多数省已经全省皆“市”,连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也已全区皆“市”了。要是“市”等于城市的话,那么这些省到2006年底已经百分之百城市化了。可是,有些统计数字却只能使人啼笑皆非:西藏拉萨市面积31662平方千米,只有40多万人口。其中城关区的人口虽不足20万,但面积也有523平方干米,显然也不全是城市。但拉萨还算不上全国面积最大的“市”,青海的格尔木市只是县级,人口只有10万余,面积却大至123460平方千米,比有些省还大,而其中真正的城市占百分之几呢?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