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64.6 5.0折 128 全新

库存447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利德尔·哈特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478438

出版时间2024-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1203281388

上书时间2024-06-29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著者:[英] 利德尔·哈特(Liddell Hart)(1895~1970)
英国历史学家、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出生于巴黎。因参加“一战”而中断在剑桥大学的学习,1927 年以上尉身份从军队退役,先后任《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泰晤士报》(1935—1939)军事记者和军事顾问。在军事战略上,利德尔·哈特于“二战”前提倡发展装甲力量和空军力量,并担任英国陆军大臣顾问,致力于军事改革。他的“间接线路”策略对西方军界有过颇大影响。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1966 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下级勋位爵士。主要著作有:《隆美尔战时文件》(1953)、《战略论》(1954)、《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1970)等。
译者:顾剑,毕业于南开大学。2000 年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在美生活二十余年,现为美国某大学终身教授。爱好军事政治史,业余时间笔耕不辍。

目录
序/ 保罗 · 约翰逊   
引 言 
第一部 序 曲 
第 1 章  世界大战如何爆发
第 2 章  战争爆发时敌对双方的兵力对比

第二部 爆发 :1939—1940 年

第 3 章  击溃波兰
第 4 章  “假战争” 
第 5 章  苏芬战争

第三部 涨潮 :1940 年

第 6 章  征服挪威
第 7 章  西线的溃败
第 8 章  不列颠战役
第 9 章  从埃及发动反攻
第 10 章  征服意属东非

第四部蔓延 :1941 年

第 11 章  占领巴尔干地区和克里特岛
第 12 章  希特勒转向进攻苏联
第 13 章  入侵苏联
第 14 章  隆美尔进军非洲
第 15 章  “十字军行动”
第 16 章  远东的涨潮
第 17 章  日本的征服狂潮

第五部 潮洄 :1942 年

第 18 章  苏联的转机
第 19 章  隆美尔进攻狂潮的顶点
第 20 章  非洲的转折
第 21 章  “火炬行动”——来自大西洋的新潮流
第 22 章  向突尼斯赛跑
第 23 章  太平洋的潮流逆转
第 24 章  大西洋之战

第六部 潮落 :1943 年

第 25 章  肃清非洲
第 26 章  通过西西里重返欧洲
第 27 章  进攻意大利——投降与受阻
第 28 章  德国在苏联的退潮
第 29 章  日军在太平洋的退潮

第七部 大退潮 :1944 年

第 30 章  攻克罗马和在意大利的第二次僵局
第 31 章  法国的解放
第 32 章  苏联的解放
第 33 章  逐渐加强的轰炸——对德国的战略性空中攻势
第 34 章  解放西南太平洋和缅甸
第 35 章  希特勒的阿登反攻

第八部 终局 :1945 年

第 36 章  自维斯瓦河向奥得河的横扫
第 37 章  希特勒在意大利战场防守的崩溃
第 38 章  德国的崩溃
第 39 章  日本的崩溃

第九部 尾 声 

第 40 章  结  语

内容摘要
在汗牛充栋的二次大战史著中,利德尔·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无疑是其中的权威作品。他凭借个人的军事经历、丰富的资料文件、与当事人的访谈纪录,以及二十多年的殚思勤耕,终于完成这部翔实精辟的成熟巨著。
本书不仅是对事件的叙述与铺陈,更是对这段惨烈历史的现实研究与客观分析。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序曲到尾声进行了全面回顾,从战术战略、政治等角度来客观分析战争起因、事件过程、导致的后果,尤其是对每场战役的战术特点和战略细节分析,给读者带来诸多经验和启示。

主编推荐
为什么我们要了解二战史?

“也许我们在分析战争的起因之前,应该首先检点大战导致的后果。只有明白了战争的后果,才能对它的起因有一个更加现实冷静的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优选的战争,无论是战火波及的区域、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国家、生命财产的损失等,没有其他战争堪与比拟;其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更是全面而深远,即使是战争结束近80年后的今天,仍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拨开历史迷雾,呈现全景式“二战”作战史。20世纪英国军事思想泰斗耗时20余年的最后力作。1970年英文版问世以来,先后翻译成意大利文、中文、俄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荷兰文、捷克文、土耳其文等,成为全球“二战”历史爱好者的推荐阅读之选。

不为人知的海量战争真相,带你进一步认识真实的“二战”。“二战战史”不同于“二战史”,作为军事理论家、战略专家,作者的叙述重点是军事而非政治,本书通过再现人类有史以来规模优选的这场战争的进程,按照时间维度,从战役、战略、战术等方面,来分析决定每一场战役胜负的因素,及其为整场大战带来的军事后果。

(“世界战争如何爆发”)希特勒最不希望发生的就是又一次世界大战。那么,希特勒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这场他原本刻意想要避免的大战呢?
如果你坐视某人不停地向熊熊燃烧的锅炉炉膛里添加燃料,让锅炉里的蒸汽压力升到危险的临界值以上,那么你就对因此发生的锅炉爆炸负有责任。物理上的这条真理同样也适用于政治领域,尤其是国际事务。

(“假战争”)在“假战争”期间,一名德军总参谋部军官身上发生了一起不寻常的事件。这次事件让希特勒惊出一身冷汗,此后数周里,德军修改了原先的军事计划。
希特勒的战略意图震惊了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和总参谋长哈尔德。……他们对这种前景深感担忧,以至于考虑采取特别措施。……他们开始考虑采取行动推翻希特勒。……虽然战时首次反对希特勒的密谋胎死腹中,但希特勒也没能实现在秋季发动攻势的愿望。……可是就在希特勒下令的当天,一起最富有戏剧性的“干扰”发生了。……(被派往和空军商讨作战计划细节的一名德国空军少校,因天气原因迫降比利时,导致绝密文件落入盟国手中)……希特勒在1月16日下决心修改作战方案,“这主要是由于那场空中事故”。……1月10日发生的这起命运攸关的事件真相如何(真的只是意外,又或是德军将领为阻挠希特勒而采取的秘密行动),注定仍然会被画上一个问号。

(“西线的溃败”)德国陆军的首脑们对攻势缺乏信心,只是因为希特勒的坚持才不情愿地打响此战。希特勒本人也曾在紧要关头突然丧失信心,于装甲矛头刺破法军防线、面前一片坦途的当口,下令停止前进两天。法国人如果有能力利用好这个喘息之机,本可以使希特勒的胜利前景化为泡影。

(“希特勒转向进攻苏联”)尽管德国采取了种种保密措施,但英国情报机构还是早早地获得了关于希特勒进攻意图的令人吃惊的优良情报,并将其转送给了苏联人。……英国人认为苏联人是真的不相信这些情报……从4月起,苏联就在许多公开报道中暗示已经采取了防范措施,并表明自己知道德军的调动状况。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文章提到德国正在严格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谴责英美试图在苏德之间拨弄是非,尤其是散布德国准备入侵苏联的谣言。……让希特勒以为他的欺敌措施产生了预料的效果。双重欺骗可以用再次欺骗的办法来对付。
德国人知道英国人在竭尽全力警告苏联人。……可是希特勒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日期。有可能是因为他预计苏联人不会相信任何来自英国的报告……

(“日本的征服狂潮”)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内幕:打时间差。
讽刺的是,日本人原本想的是尽量在合法的范围内利用奇袭获得好处,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地打法律的擦边球。针对美国在11月26日提出的要求,日本人特地选择于 12 月 6 日星期六深夜将答复发给驻华盛顿的日本大使,大使则将在星期天13点将其递交给美国政府,而这时正是夏威夷时间早晨 7点30分。这样,美国人将只有半小时的时间来通知夏威夷和其他各地的指挥官战争就要爆发,而这是很难做到的,日本人则可以声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国际法的。但是,日本的回复文电过于冗长,有5000多字,大使馆在译码的过程中耽误了时间,直到华盛顿时间14点20分,大使才准备好递交文书,此时对珍珠港的袭击已经开始了35分钟

足够多的战争细节吸引读者,作者侧重每场战争在战略和战术方面的具体细节:战前兵力对比及分析、参战各方机械化装备情况、时间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太平洋地区各国的海军实力,等等。一方面让读者了解了那些战役在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填补了读者对许多不太出名的战场,如法国、北非、缅甸、意大利等的认知空白。

作者分析精彩、见解深刻、立场客观。作者在书中的许多论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极具话题性和讨论度。包括对他对1940年法国战败、希特勒入侵俄罗斯失败以及日本在珍珠港取得惊人胜利背后的真正原因的分析;盟军对德国战略轰炸的有效性;在广岛和长崎引爆原子弹的必要性,等等。

1940年法国战败的原因分析:恰恰是因主动进攻而导致。
不过对希特勒胜利贡献优选的还是法军总部。法国的作战计划使得阿登突击的效力倍增,从德国方面看来,简直和他们修改后的计划配合得天衣无缝。与一般的看法不同,法军并不是败于他们那种消极防守的态度,或者说“马其诺防线综合征”,他们之所以战败更多要归咎于计划中主动进攻的那部分。法军从防线左侧挺进比利时,正中了敌人的下怀,主动跳进了对方的陷阱之中。

关于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必要性:并不是原子弹才让日本投降。
其实,要想达成这个结果,原子弹并不是必需的。日本航运船舶的十分之九不是被击沉就是被摧毁,海空军部队瘫痪,工业一片废墟,日本人的粮食供应快速缩水,正如丘吉尔所说,日本的崩溃早已板上钉钉。……实际上并不需要使用这样一件武器——而全世界从此生活在了原子弹的阴影之下。

全新翻译,相较以往的版本,此版在保证准确度、专业性的基础上,文字更加流畅,阅读体验更佳。

平装裸脊+大气护封,阅读更方便,跨页地图展示效果更佳。

媒体评论
本世纪伟大的军事思想家之一的杰出力作。
——《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

在严格意义上的作战军事史层面,这是我们有可能看到的关于[二战]的优选的一本书。
——《伦敦时报》(The London Times)

这是一部极其详尽而博学的著作,闪烁着智慧的洞见,充满精辟的战略分析。
──英国历史学家 泰勒(A. J. P. Taylor)

这是一部经过多年殚思竭虑的成熟作品,它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代表和典范……利德尔·哈特不仅是战略专家,更是一流的伟大史家。
──《经济学人》

利德尔·哈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不仅是部很好的军事分析巨著,也是一本富于同情心和思想的作品。
──《星期电讯报》

利德尔·哈特是一位极文明、富有同情心的军事历史学家。 
——《泰晤士报》 

作者清晰而深刻的洞察力,是其他军事作家无法比拟的 ...... 这本书值得所 
有对军事艺术感兴趣的人长期阅读,且必会从中获益。 
——《陆军季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