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
  •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
  •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
  •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
  •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
  •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

31.3 5.4折 58 全新

库存1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常盛春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44663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203023020

上书时间2024-06-28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常盛春
整合取向心理学家,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创始人,杰克·韦尔奇推荐的心理学家,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首席专家顾问,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下辖广州白云心理健康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江日报》旗下《聊愈丨37度心理》栏目特邀嘉宾主持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应用心理学重要推动者,2005年首次引进享誉世界的加拿大海文学院整合心理训练,2006年首次引进东京完形学院罗丝·娜吉亚完形治疗训练,2006年为中国内地引进中国香港萨提亚学院教师课程,2011年引进德国呼吸身心整合训练体系。

目录
第一章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1

第一节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介绍/2

第一步:觉察模式/3

第二步:面对情绪/5

第三步:改进沟通/6

第二节第一步:觉察模式/11

父母僵化的模式到底对孩子有什么影响?/12

1.模式会让孩子受伤/12

2.模式会让孩子逆反/13

3.模式会让孩子情绪失调/14

4.模式会污染孩子的世界/15

5.模式决定孩子的人生态度/16

僵化模式为什么会导致孩子反向的行为?/17

1.僵化模式会忽略孩子的需要和感受/17

2.僵化模式会让孩子逆反/17

3.僵化模式会忽视孩子的困难/17

4.僵化模式会贬低孩子的自我价值/17

5.僵化模式会扭曲事实,让人过度反应/18

父母模式的家庭来源/18

第三节第二步:面对情绪/20

父母情绪对孩子的影响/20

1.父母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20

2.父母的负向情绪会污染孩子的人生/21

父母难以面对的负向情绪/22

1.现在难以面对的情绪包含着过去难以面对的情绪/22

2.现在难以面对的情绪包含着养育者不接纳的情绪/23

父母难以面对的情绪影响着孩子/24

1.父母小时候的失落变成对孩子的拒绝/24

2.父母的心碎会变成孩子的心碎/25

父母的负向情绪导致孩子的反向行为/25

父母情绪的家庭来源/26

第四节第三步:改进沟通/28

负向沟通对孩子的影响/28

1.负向沟通会变成制约/28

2.负向沟通会把问题扩大/29

3.负向沟通会塑造负向性格/30

4.负向沟通会变成一个印记/31

父母的负向沟通导致孩子的反向行为/32

父母沟通的家庭来源/33

第五节家庭养育烙印/35

正向的家庭养育烙印/36

负向的家庭养育烙印/37

家庭养育烙印如何代代相传/37

1.父母的模式会在家里传递/38

2.父母的情绪会在家里传递/39

3.父母的沟通方式会在家里传递/41

第六节对孩子的养育,来自自我养育/44

要收回对孩子的投射/44

1.投射会污染孩子的人生/45

2.投射会伤害孩子/46

3.投射会创造现实/46

父母需要修补内在自我/47

1.父母的自我缺失会变成对孩子的索取/47

2.父母的自我痛苦会发泄给孩子/48

3.自我无价值感的父母会夺走孩子的价值感/49

爱自己才能爱孩子/49

1.疗愈自己的内在小孩/50

2.重新养育自己/50

3.真实做自己/52

第二章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具体方法/53

第一节负向养育循环/54

三种核心模式/54

1.期待542.控制543.贬损/54

三种负向情绪/54

1.缺失/542.心碎/543.罪恶感/54

三种负向沟通/54

1.期待式沟通2.控制式沟通3.贬损式沟通/54

负向养育循环/55

1.负向养育循环开始于期待/56

2.负向养育循环的第二步是控制/56

3.负向养育循环的第三步是贬损/57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三个链条/58

1.觉察期待模式—面对缺失的情绪—改进期待式沟通/58

2.觉察控制模式—面对心碎的情绪—改进控制式沟通/58

3.觉察贬损模式—面对罪恶感的情绪—改进贬损式沟通/58

第二节觉察期待模式/59

期待模式/59

树的隐喻1/60

执着的期待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60

1.执着的期待会忽略孩子的需要/60

2.执着的期待会造成逆反/61

3.对孩子的期待是自己的缺失/61

把期待转化成连接/62

1.给予连接/62

2.给予疼惜/63

3.鼓励满足/64

放下期待的法则/65

1.第一条法则是父母给孩子自我探索的空间/65

2.第二条法则是父母需要和孩子共同进化/68

第三节面对缺失的情绪/71

缺失的情绪/71

树的隐喻2/71

父母有缺失感对孩子有什么影响/72

1.缺失感让父母无法付出/72

2.缺失感让父母索取孩子/72

如何疗愈自己的缺失/73

1.自我连接/73 2.自我疼惜/74 3.自我满足/75

疗愈缺失的冥想/76

面对情绪的长期策略/78

1.觉察/79 2.承认/79 3.接纳/79

4.选择/80 5.使用/80

第四节改进期待式沟通/83

期待式沟通/83

树的隐喻3/83

用连接代替期待/84

连接式沟通/84

1.连接式沟通有两种用法:协助孩子和表达自己/86

2.一些辅助连接式沟通的语言/87

3.连接式沟通的法则——爱要进入孩子的世界/89

第五节觉察控制模式/93

控制模式/93

控制模式会对孩子带来什么影响/93

1.控制会引发争吵,争吵带来对立/93

2.父母不接纳孩子,是父母不接纳自己/94

3.接纳孩子的缺点,才会让孩子改变/95

把控制转化成整合/95

1.寻求整合/96

2.给予接纳/96

3.传递相信/97

放下控制的法则/98

1.第一条法则是沟通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98

2.第二条法则是父母需要多一点信任,少一点控制/100

第六节面对心碎的情绪/104

心碎的情绪/104

父母的心碎经验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105

1.心碎会让父母无法平等沟通/105

2.父母的心碎会造成孩子的心碎/105

心碎的自我应对/106

1.自我整合/106

2.自我接纳/107

3.自我相信/107

疗愈心碎的冥想/108

面对情绪的中期策略/110

1.接触力/110

2.和谐力/115

3.脱敏力/117

第七节改进控制式沟通/119

控制式沟通/119

把控制转化成整合/119

一些辅助整合式沟通的语言/121

1.放下执着的语言/121

2.邀请孩子回应的语言/122

3.创造讨论的语言/122

4.示范责任的语言/123

5.正向表达的语言/123

6.先跟随再带领的语言/124

7.表达动机的语言/124

8.寻求双赢的语言/125

9.看见动机的语言/125

整合式沟通的法则/126

1.接纳而不是指责/127

2.说想要的而不是不要的/127

3.多了解需要,少怀疑动机/128

第八节觉察贬损模式/129

贬损模式/129

登山教练的隐喻1/129

为什么我们会对身边的人开启贬损模式/130

1.对别人的贬损来自自我贬损/130

2.过度牺牲自己会变成对别人的贬损/131

贬损的三种方式/133

1.语言贬损/133

2.角色贬损/133

3.行为贬损/134

把贬损转化成一致性表达/134

1.一致性沟通/135

2.展现中正/135

3.确认价值/137

放下贬损的法则/138

1.第一条法则是用改变影响孩子而不是用策略操控孩子/138

2.第二条法则是在当下疗愈孩子的过去/141

第九节面对罪恶感的情绪/146

罪恶感的情绪/146

登山教练的隐喻2/146

罪恶感对人生有什么影响/147

1.罪恶感让人无法享受生活/147

2.罪恶感让人想退缩/147

3.罪恶感让人想证明自己/148

罪恶感的自我应对/149

1.自我一致/149

2.自我中正/150

3.自我确认/150

疗愈罪恶感的冥想/151

面对情绪的短期策略/153

1.情绪符合事实,顺着情绪能够达到效果/153

2.情绪符合事实,顺着情绪不能达到效果/153

3.情绪不符合事实,顺着情绪也不能达到效果/153

第十节改进贬损式沟通/155

贬损式沟通/155

登山教练的隐喻3/155

用一致性表达代替贬损/156

一些辅助一致性沟通的语言/159

1.表达界限的语言/159

2.自我校准的语言/159

3.真实表达的语言/160

4.表达信任的语言/161

5.卸下负担的语言/162

6.给予回馈的语言/162

一致性沟通的法则/163

1.父母要有健康的界限/163

2.界限不清的父母对孩子的三种伤害/164

第三章做觉察型父母/167

第一节觉察型养育和模式型养育/168

1.觉察型父母愿意改变自己,模式型父母只想控制孩子/169

2.觉察型父母给孩子高自我价值感,模式型父母给孩子低自

我价值感/170

3.觉察型父母注重孩子的现实自我,模式型父母注重孩子的

理想自我/171

4.觉察型父母陪伴孩子的脆弱,模式型父母打压孩子的脆弱/

172

5.觉察型父母养育出觉察型孩子,模式型父母养育出模式型

孩子/173

第二节觉察的公式/175

结果的背后是模式/175

模式的底下是情绪/176

情绪的底下是信念/177

信念的底下是经验/177

经验的底下是选择/177

第三节孩子行为的奥秘/180

看到孩子的模式/180

了解孩子的情绪/181

探查孩子的信念/182

知晓孩子的经验/183

影响孩子的选择/185

第四节帮助自己和孩子觉察/186

觉察公式的原则/186

1.觉察是深入看到真相的能力/186

2.阻碍觉察的是羞耻感,帮助觉察的是爱与慈悲/187

3.只有能够自我觉察的人才能帮助别人觉察/189

用觉察公式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的方法/190

1.在模式层面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190

2.在情绪层面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190

3.在信念层面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191

4.在经验层面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191

5.在选择层面自我觉察和帮助孩子觉察/191

第五节读懂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193

孩子心理发展有六个阶段/194

1.依恋期/194 2.探索期/195 3.认同期/196

4.竞争期/197 5.关系期/197 6.亲密期/198

第六节孩子的问题是对父母改变的召唤/200

孩子的问题召唤父母的改变/200

孩子的问题召唤父母付出某种能量/201

孩子的问题召唤父母身心平衡地生活/202

第七节优选的教育是自我教育/204

自我教育依靠自己的经验/204

自我教育可以自我复原/206

自我教育可以自我扩展/207

内容摘要
明明爱孩子,为什么会忍不住吼孩子?
父母的行为模式从何而来?家庭养育烙印是怎样代代相传的?怎样破除负向家庭养育烙印,走出负向养育循环?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小孩,父母小时候对待我们的方式,会变成我们对待自己内在小孩的方式,也会变成以后我们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只有觉察和疗愈小时候的伤痛,才能脱离负向养育烙印,更好地养育孩子。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强调从原生家庭根源的层次帮助父母自我觉察,从家庭关系、父母模式、家长情绪、沟通方式入手,觉察父母僵化的行为模式、面对负向情绪、改进沟通方式,用父母的改变促进孩子的改变,从而解除负向的家庭养育烙印,走出负向养育循环,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养育出有内在力量的孩子。
模式是难以调整的行为惯性。父母如果陷入僵化模式,就会失去觉察力。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指的是觉察模式、面对情绪、改进沟通。作者提出了三种核心模式、三种核心情绪、三种核心沟通,不仅提倡父母成为有觉察力的父母,而且给出了明确的方法。。
养育孩子,从父母的觉察和改变开始。

主编推荐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烦恼,想让孩子拥有很好的性格,却不知道如何下手?
总是忍不住吼孩子,指责孩子,不知道怎么处理和孩子的冲突?
孩子手机上瘾,爱拖延,情绪化,叛逆……面对孩子这些负向行为,你是不是感到束手无策?
总是无法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无法和孩子贴心交流?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是一本可以改变家庭互动模式的书。
1. 提倡以父母的内在成长,带动孩子的成长,并给出了明确的路径和方法。
向内成长是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前两步--觉察模式、面对情绪,觉察自己僵化的认识和行为模式,和面对自己的负向情绪,在这两步向内成长的基础上,再来到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的第三步改进沟通,就是去改进外在的沟通。《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形成了一个完整
的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进化的养育系统。
2.把家庭教育的视野从家庭扩展到家族,提出家庭养育烙印的概念。
父母被养育的方式会变成养育孩子的方式,如果父母曾经被用负面的方式来养育,父母会不自觉的把这些负面的方式重复在自己孩子身上。如果有这样的负向家庭养育烙印,父母不需要怨恨自己的父母,只需要重新做自己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就可以更好的养育自己
的孩子。养育孩子之前,先好好的养育自己,爱孩子之前,要先好好爱自己。
3.把父母情绪成熟度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
父母养育的核心是情绪成熟度,父母情绪不成熟,就会陷入僵化的模式,忍不住要挑剔、控制、忽略孩子,会伤害孩子。父母情绪很成熟,就会保持弹性的调适,尽可能耐心,包容、支持孩子,会滋养孩子。最糟的养育是僵化的模式,优选的养育是保持弹性的调适。这
些归根结底来自父母的情绪成熟度。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认为,情绪是树的根,性格模式是树的茎,沟通是树的枝,孩子是果实。三步法是以父母情绪成熟度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系统。
4.提倡成为觉察型的父母,把孩子的一个个问题变成一次次成长。
或许父母隐约知道应该向内觉察自己,用内在成长实现外在成功,但是不知道觉察的具体方法。本书细致解释觉察的概念,给出觉察的公式,列出觉察的技巧,帮助父母养成自我觉察的习惯,减少盲点,快速成长,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了解孩子的需要,用更好的自己养
育更好的孩子。

媒体评论
图书推荐:
《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把握了亲子关系、亲子教育中的核心议题,即心理创伤的代际传递。常盛春把父母和孩子视为一个面对历史和现实“共同进化”的整体。与其说是养育孩子,不如说是养育父母自己,成就孩子的同时成就自己。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完成了创
伤的转化……如果父母所经历的能够被言说,思想和情感能够得以表达,父母那个丰富、独特的内在小孩能够被听到、被看见,那封印在?母内在的爱便会流动起来,流向孩子,并返回自身。
——吴和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

我们经常会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常盛春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让你看到如何跟孩子沟通。当然,盛春不仅重视一个孩子的体验,更重要的是他受过专业的完形心理学训练,《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是完形心理学在亲子教育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我相信,这本书会颠
覆你对孩子教育的认知。
——黄启团 心理学导师,壹心理联合创始人 

我跟随常盛春老师学习多年,可以说,我的生命在遇到常老师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愿每一个父母都有机会读到《养育卓越孩子三步法》,觉察到自己僵化的模式,面对自己的负向情绪,最后做出真正的改变,培养出很好的孩子。当然,更重要的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 云香 心理咨询师,《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作者

作者评价:
常盛春把心理学和企业进行了结合,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顾客和行业的认同。
——杰克·韦尔奇 全球杰出CEO

听常盛春的话,你生命的财富就会增加。如果你要听他的课,一定要买头等票。
——乔·吉拉德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的“世界伟大的销售员”

常盛春诚实的面孔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辛苦而心不苦。
——严介和 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

我和常盛春是多年好朋友,我们都在心理学领域深耕多年,期待我们一起为中国心理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慕东泰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创始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