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煜词全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李煜词全鉴

21.8 4.5折 48 全新

库存1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南唐)李煜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18041671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201673856

上书时间2024-06-27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优选。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独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br迟双明,笔名东篱子,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2004年)、《边读边悟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素书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等。

目录
上篇  李煜词选粹
  长相思(云一?)
  长相思(一重山)
  捣练子令(云鬓乱)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
  采桑子(庭前春逐红英尽)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喜迁莺(晓月坠)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捣练子令(深院静)
  清平乐(别来春半)
  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一斛珠(晓妆初过)
  渔父(二首)(浪花有意千重雪)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菩萨蛮(二首)(花明月暗笼轻雾)
  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
  谢新恩(樱桃落尽春将困)
  谢新恩(庭空客散人归后)
  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望江南(二首)(多少恨)
  望江南(二首)(闲梦远)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中篇 李煜诗选粹
  秋莺(残莺何事不知秋)
  病起题山舍壁(山舍初成病乍轻)
  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且维轻舸更迟迟)
  悼诗(永念难消释)
  挽辞二首(珠碎眼前珍)
  感怀二首(又见桐花发旧枝)
  梅花二首(殷勤移植地)
  书灵筵手巾(浮生共憔悴)
  书琵琶背(?自肩如削)
  九月十日偶书(晚雨秋阴酒乍醒)
  病中感怀(憔悴年来甚)
  病中书事(病身坚固道情深)
  题《金楼子》后(牙签万轴里红绡)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江南江北旧家乡)
  残句(迢迢牵牛星)
  落花(莺狂应有限)
  金铜蟾蜍砚滴铭(舍月窟)
  幸后湖开宴赏荷花作(蓼梢蘸水火不灭)
  悼仲宣铭(呜呼)
下篇  李煜存疑词选粹
  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
  三台令(不寐倦长更)
  浣溪纱(转烛飘蓬一梦归)
  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
  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
  更漏子(金雀钗)
  忆王孙(四首)(萋萋芳草忆王孙)
  南歌子(云鬓裁新绿)
  青玉案(梵宫百尺同云护)
  帝台春(芳草碧色)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附录
附录一  李煜经典批书文著作赏读
  即位上宋太祖表(臣本于诸子)
  乞缓师表(臣猥以幽孱)
  不敢再乞潘慎修掌记室手表(昨因先皇临御)
  送邓王二十六弟牧宣城序(秋山的翠)
  却登高文(玉?澄醪)
  昭惠周后诔(天长地久)
  书评(善法书者)
  书述(壮岁书亦壮)
  答张?谏书手批(古人读书)
  遗吴越王书(今日无我)
  批韩熙载奏(言伪而辩)
  批有司奏(天不?遗)
附录二  李?(李煜之父)词赏读
  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
  望远行(玉砌花光锦绣明)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附录三  冯延巳(李煜之师)词赏读
  冯延巳其人其词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清平乐(雨晴烟晚)
  谒金门(风乍起)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三台令(春色)
  酒泉子(芳草长川)
  采桑子(笙歌放散人归去)

内容摘要
李煜,史称“李后主”,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词人之一,被称为“千古词帝”。李煜词多结合自己独特的身世遭遇,成为展现真实生命、抒发自我情感的抒情文体。《李煜词全鉴(典藏版)》涵盖了李煜一生重要诗词章节,并对其进行了注释与解译,另外收录了李煜存疑词、李煜所著的经典书文、李?词和冯延已词等,供读者赏读。

主编推荐
李煜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难脱“花间”之风。国亡被俘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李煜词全鉴》搜集了李煜全部词作,并以独到的视角加以评论。

精彩内容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粹,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历史地位。隽永的诗篇,华美的辞章,尽展诗人的生命的风采,千载流传,时时撩拨人们的心弦。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字重光,好诗词,擅书画,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国君,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史称“李后主”。作为“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君主,他是有争议的;但作为风华绝代的词人,他的才华是无可争议的,李煜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词篇章。李煜自幼天资聪颖,雅爱文学,喜爱读书,“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徐铉《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不仅工于诗、文、词等,而且善于书法和绘画。据陶谷《清异录》云:“后主善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之‘撮襟书’。”又据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云:“后主才识清赡,书画兼精,尝观所画林木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李煜除善书画、长于翎毛墨竹之外,还精于书画品鉴,具有极高的艺术品位。据《砚北杂志》中说:“南唐李后主谓:‘善书法者,各得右军之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褚遂良得其意而失其变化,薛稷得其清而失于拘窘,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狂,独献之俱得,而失于惊急无蕴藉态度。’”李煜于诸家及献之的评价虽不能说至为允当,但其中所体现出的艺术眼光和修养却极独到。此外,李煜还“洞晓音律,精别雅郑”,有很高的音乐素养。当然,李煜之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目前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和意义,主要是因为他的词作成就。李煜的人生是喜剧与悲剧的交替,他的诗词也在悲喜交替地诉说着他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帝王时期的“欢唱”,还是沦为阶下囚后的“悲吟”,都真实地反映着李煜的人生历程。后主在诗词中表达真实的自我、抒发真切的感受,词史发展的轨迹也在他的创作中发生改变。在晚唐五代时期,词在李煜手中承继了晚唐以来花间派的传统,又受到五代词人冯延巳、李璟等人的影响,结合自己独特的身世遭遇和艺术生涯,才一改娱乐消遣的工具身份,成为展现真实生命、抒发自我情感的抒情文体。饱含真切情感的词给后代文人莫大的启示,宋代的苏轼、辛弃疾等人由此领悟到:原来词除了歌唱大众化情怀,还可吟咏自我的心声!李煜的词,取得了极富性的艺术成就,开启了词史发展的新方向,堪称艺术上的典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此评语恰如其分地概述了李后主后期词作的艺术特点和对词史的伟大贡献。李煜,一个失败的“薄命之君”,一个成功的伟大词人。这个绝世悲情的“千古词帝”留下了众多不朽的词篇供我们品读。本书试图再次展现这个集才情与悲情、成功与失败、词宗与君王于一身的人物全貌,探寻其喜剧与悲剧交替的一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