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衰竭新进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肝衰竭新进展

52 6.7折 78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兰娟 著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18920365

出版时间2016-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1481333

上书时间2024-06-20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靠前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学术带头人。曾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浙江省科协。现任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生物与医学学部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协会副会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靠前血液净化学会理事、浙江省医学会会长,以及《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浙江医学》主编等。

目录
肝衰竭诊断标准在我国从无到有
1.中国肝衰竭研究10年历程
2.我国肝衰竭的近期新分类和诊断标准
3.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亚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肝衰竭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
4.作为一种功能性诊断,肝衰竭的临床诊断应包括病因、临床类型和分期
5.各国对肝衰竭的分类、诊断标准等问题尚存在不同认识
急性肝衰竭的概念演变及诊断标准存在国内外的差异
6.靠前上,急性肝衰竭相关概念的演变
7.各国的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存在一定差异
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各国始终存在争议
8.目前主要有4种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
9.我国对慢性肝病基础范围的阐述有待发展
10.欧洲与亚太地区对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表现的描述存在差异
中国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11.我国感染性病因中以乙型肝炎病毒为主
12.我国非感染性病因,如药物性肝损伤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肝衰竭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失衡现象及其发生机制值得探索
13.肝脏与肠道微生态关系密切
14.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在肝衰竭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肝衰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与肠道微生态失衡有明显的相关性
15.肠道内细菌过度增殖和细菌易位,可能是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
16.内毒素血症的发生与机体易感染、肠道定值抗力下降及肠道内毒素过量有关
17.上消化道出血与肠道细菌内毒素诱发的NO与细胞因子有关
18.导致肝昏迷的物质主要来自肠道,与肠道菌群有关
……
微生态调节剂对肝衰竭的治疗作用
重症监护和营养支持是肝衰竭治疗的基础
不同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肝衰竭并发症治疗的新进展
人工肝是肝衰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新型李氏人工肝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人工肝的适应证和相对禁忌证
新型李氏人工肝疗效优于MARS
李氏人工肝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李氏人工肝在重症H7N9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肝衰竭的预后因素及预后预测模型
出版者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系著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同时汲取同类书籍的精华,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力求反映临床学科的新理论和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肝衰竭的诊疗和护理,内容完整,文字简练,查阅方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