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兰昆德拉 小说课4册
  • 米兰昆德拉 小说课4册
  • 米兰昆德拉 小说课4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米兰昆德拉 小说课4册

125.8 5.5折 229 全新

库存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米兰·昆德拉著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ISBN9787532789825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29元

货号1202989535

上书时间2024-06-19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小说的艺术》
Milan Kundera米兰·昆德拉(1929-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相遇》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
《帷幕》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
《被背叛的遗嘱》
"【作者简介】:
Milan Kundera
米兰•昆德拉(1929-  )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一九七五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和《相遇》,以及近期新小说《庆祝无意义》,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

目录
《小说的艺术》
《相遇》
《帷幕》
《被背叛的遗嘱》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内容摘要
《小说的艺术》
小说从何而来?人们为什么喜欢小说?阅读小说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在本书中,米兰·昆德拉从欧洲第一部现代小说《堂吉诃德》讲起,描绘小说的一路变迁以及为人类带来的精神慰藉,进而道出小说的智慧,是对小说存在价值的很好回答。 “人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昆德拉说,在这个格言的启发下,他喜欢想象:弗朗索瓦·拉伯雷有一天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洲第一部伟大的小说因此诞生了。小说的艺术来到世界正是上帝笑声的回响。小说的智慧不同于哲学的智慧,它不是从理论精神,而是从幽默精神中产生的。这部作品也昆德拉小说美学的集中体现,借由此书,我们可以了解作家的艺术观点、风格、技巧,和他对写作的态度、对文学传统的理解,以及在这个态度背后对人和世界的想法。
《相遇》
《相遇》是米兰·昆德拉继《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后推出的第四本随笔集,共分为九个部分,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等各项领域。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在书中回忆了与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勋伯格、阿纳托尔·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学的“相遇”,也是几个时代的“相遇”、更是作者与其旧主题和旧爱的“相遇”。
《帷幕》
《帷幕》是米兰·昆德拉的文学随笔,是《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的延续,《帷幕》概述了昆德拉在前两者中的思考,并以更自由的笔触探索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混的小说艺术世界。塞万提斯派堂吉诃德游走世界,从此撕开由传奇、预先阐释织成的掩盖现实本质的“帷幕”……昆德拉总结性地融合自己的生活见闻,提及塞万提斯、拉伯雷、斯特恩、福楼拜、穆齐尔、乔伊斯、卡夫卡等多位他钟爱的小说家,穿插多个文本如《情感教育》《九三年》《白痴》《我弥留之际》,分“对延续性的意识”“世界文学”“进入事物的灵魂”“小说家是什么”“美学与存在”“撕裂的帷幕”“小说,记忆,遗忘”七部分,加以众多小标题,展开对时间、媚俗、喜剧性、遗忘等多个概念的剖析,宣布“一旦用于艺术,历史的概念就跟进步没有任何关系;它并不意味着一种完善,一种改进,一种提高;它像是一次探索未知的土地、并将它们标识在地图上的旅行”,“小说家并非历史学家的仆人”,“小说家不是只想着取悦读者的人”,力证在小说中引入“生活非诗性”之必要。
《被背叛的遗嘱》
《被背叛的遗嘱》是昆德拉的随笔作品集,分成彼此独立的九大部分,一些相同的人物一再现身而且交错出现:包括斯特拉文斯基和卡夫卡以及他们耐人寻味的好友、雅纳切克和海明威、拉伯雷和他的后生晚辈——那些伟大的小说家。本书聚焦小说赖以为根的幽默精神、它与音乐的奥妙渊源、它三阶段的历史发展进程、现代小说的美学,以及小说的生命智能。昆德拉不仅是小说家,也是小说批评家和小说理论家,他在这部随笔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和文学信仰。

主编推荐
《小说的艺术》
"【编辑推荐】:
★ 米兰·昆德拉作品全系列焕新重启,2022年,与昆德拉一起,追问生命的轻与重、快与慢、卷与丧……  

★《小说的艺术》——昆德拉随笔代表作
米兰·昆德拉的七堂小说公开课                                       关于为什么要读小说的优选回答                               读懂昆德拉的推荐阅读之作"
《相遇》
"【编辑推荐】:
★ 米兰·昆德拉作品全系列焕新重启,2022年,与昆德拉一起,追问生命的轻与重、快与慢、卷与丧……  

★ 《相遇》——米兰·昆德拉私人美学清单
   当一个艺术家谈起另一个艺术家,
   他谈的其实始终是自己。"
《帷幕》
"【编辑推荐】:

★ 《帷幕》是米兰•昆德拉的文学随笔,是《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的延续,是昆德拉小说理论三部曲之三。

★ 《帷幕》是昆德拉对小说、文学乃至艺术的诸多观念的正名,比如:延续性、历史;历史与价值判断;小说中的人性;小说的地域性;发现未知;现实;荒谬;故事的专制性;形式的自由性;结构;密度之美;琐事的力量;重复;死亡的场景;思辨的语言;幽默感;非诗性;喜剧化;悲剧性;永恒。

★ 由《帷幕》可延伸的话题:
怎样写小说?
昆德拉点赞的好作家有哪些?
怎样读小说?
一个读者的自我修养
与陈词滥调说“不”
怎样避开表演的陷阱?
什么是好的审美?
如何欣赏艺术?
世界的眼光
到哪里去寻找我们的面孔?
怎样理解我们的历史?
生活的戏剧化

"
《被背叛的遗嘱》
"【编辑推荐】:
1.昆德拉小说以外的世界、昆德拉继承的文学遗产
昆德拉不仅是享誉世界的小说家,他对文学、小说、音乐、戏剧都有独到的见解。在这部《被背叛的遗嘱》中,他谈到了幽默的起源,谈到了小说的“上半时”和“下半时”,谈到了钟爱的作家——卡夫卡、穆齐尔、布洛赫……昆德拉整理了他继承的文学遗产,开列出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学清单。

2.卡夫卡遗嘱公案
昆德拉在本书里详细叙述了卡夫卡的朋友马克斯·布洛德对卡夫卡的遗嘱的背叛,卡夫卡的遗嘱其实不是法律意义上的遗嘱,而是两封从未寄出的私人信件,要求烧毁一切。布洛德没有照做,反而不加区别地发表了一切。
如果你是马克斯·布洛德,你会听卡夫卡的话吗?还是背叛他的遗嘱?
昆德拉对此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出人意料,但却与昆德拉的文学观息息相关。

3.随书附赠昆德拉金句异形贴纸
《被背叛的遗嘱》里,昆德拉金句频出,浓缩了他毕生的思考和感悟。此次随书附赠的异形贴纸以昆德拉金句为创作灵感,让读者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封面,或者贴在封面上、手账上、最喜欢的文字边上,尽情随意组合。     

"

媒体评论
《小说的艺术》
"【媒体评论】:  

他的作品使我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生存下去,我全心全意在这个世界上所信仰、寻求和热望的一切都将恢复其人性的面貌。
感激他是因为在这个悲剧的今天,他使我比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体会到,面对不朽的东西,即使死神也无能为力。”
——法国作家路易·阿拉贡
我只看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告别圆舞曲》,很喜欢。跟拉美、美国作家不太一样……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接近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莫言
昆德拉时时处处都在表现出对既定规则的一种蔑视和挑战。他从讽刺与幽默中寻找着文学的另一种可能性,即便作品所涉及的都是关乎人类生存的基本主题。在世界走向多边化,文化也趋向于多样化的当今社会,我们更能在昆德拉的作品中读到一种文学模式上自由表达的小小声音。而这小小的声音,则体现出了昆德拉那独特的也富有普遍意义的审美价值。——余中先"
《相遇》
"【媒体评论】:  
在这(《相遇》)里面我们能够看到他自己的一套美学的观念。
——梁文道

《相遇》让人惊异的地方,莫过于作者更加频密地谈论前半生在捷克的文学生活……《相遇》彷佛是对捷克故乡的回眸,诗般的抒情性加强了,就像路上遇到一位朋友,和你讨论一直憋在心中的话题,希望和你分享更多他的想法,还有他的坚持。
——《南方都市报》

一份无比珍罕的实践者的反思,一个讲故事的人特有的敏感、锐利与多情,理查德•罗蒂一语道断的那个“要把圣人和哲人织好的挂毯拆股扬线的人”……八十岁的昆德拉已经不需要再击倒谁了,他已经活到了有能力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相遇相处的时候,即便只是在文学中。
——《新京报》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