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城市建筑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亚洲城市建筑史

28.3 7.1折 40 全新

库存6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布野修司 主编;胡惠琴 等 译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14573

出版时间2010-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1201401600

上书时间2024-06-18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序章亚洲的城市与建筑
01“亚洲“与“欧洲”
02“亚细亚”与“东洋”
03“亚洲是一体”
04寻根溯源法隆寺
05日本建筑的起源——东洋建筑史的开端
06东洋艺术的体系
07东洋建筑体系史论
Ⅰ乡土建筑的世界
01亚洲的传统住居
02南岛世界——日本建筑的原型
03原始入母屋造(歇山屋顶)——结构发展论
04迁徙式住居——蒙古包,帐篷,圆锥形住居
05叠木墙式——井干式木屋
06石砌,砖砌——圆顶、拱顶、穹隅的起
07高床式住居
08中庭式住宅
09家庭与住居形式
10作为宇宙的家
column 1水牛与船——山墙饰
column 2竹与木
Ⅱ佛教建筑的世界史一佛塔传来之径
01佛教的圣地——释迦的一生与佛迹
02佛教的系谱
03佛塔的原型
04支提窟和毗诃罗窟——石窟寺院和伽蓝
05佛塔的各种形态
06佛教寺院
07佛教的宇宙观——诸神的万神殿
column 1玄奘三藏之道
column 2佛陀的形象——佛像的确立
column 3五轮塔
column 4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Ⅲ中华的建筑世界
01紫禁城——王权的空间
02四合院
03“明堂”与礼制建筑
04陵寝建筑
05木结构建筑的发展
06文庙和道观
07西藏建筑与蒙古建筑的关系
08中国庭园的世界
column 1皇帝的日常生活
column 2大佛样的特异性
column 3风水说
Ⅳ印度的建筑世界一诸神的宇宙
01印度教的诸神
02印度建筑
03最初的印度寺院——北方型寺院的形成
04石窟寺院与石雕寺院
05五座拉塔——南方型寺院的原型
06遮娄其的实验
07荣华似锦的希诃罗——北方型寺院的发展
08高耸的瞿布罗——南方型寺院的发展
09印度风土——土著化的印度建筑
10传白海外的众神——东南亚的印度教建筑
column 1瓦拉纳西的迦特
column2白亚的宇宙——耆那教寺院的兴盛
Ⅴ亚洲的都城和宇宙观
01都城和宇宙论——两个亚洲
02古代印度都城思想——A1地带
03古代中国的都城思想——A2地带
04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的都城思想比较
05印度和中国的城市原初形态
06印度都城的巴洛克式展开
07中国都城的巴洛克式展开
08元大者
09越南的都城
10日本的都城
column 1港口大城
column 2中国的王都
column 3都城的条坊
Ⅵ伊斯兰世界的城市和建筑
01城市国家的诞生——伊斯兰以前的西亚
02最初的清真寺
03岩石圆顶——麦加,马迪尔,耶路撒冷
04瓦利德Ⅰ世和三个清真寺——大马士革
05圆形城市和方形城市——巴格达和萨马拉
06光复运动和征服者——马格里布、伊比利亚半岛
07阿拉伯/伊斯兰城市的原型——突尼斯
08阿兹哈尔清真寺——伊斯兰的大学,开罗
09伊旺——伊斯法罕
10锡南——伊斯坦布尔
11阿克巴鲁——德里、阿格拉、拉霍尔
12清真寺
column 1陵墓
column 2库特斯(爪哇)的光塔
Ⅶ殖民地城市与殖民地建筑
0 1西欧列强的海外进出与殖民城市
02殖民城市的各种类型
03菲利浦Ⅱ世的殖民城市——马尼拉、不丹、宿务(Cebu)
04海峡殖民地——马六甲、新加坡、乔冶敦
05东洋的巴黎——西贡、朋迪榭里(Pondi cherry)
06斯蒂文的理想城市规划和荷属东印度殖民城市——巴达维亚、苏腊巴亚、三宝垄
07印度萨拉丁样式的展开——孟买(Bombay,Mumbai)、马得拉斯(金奈),加尔各答(Calcutta)
08大英帝国的首都——新德里
09俄国的殖民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
10中国和西洋列强——香港、上海、广州
11日本殖民地的城市与建筑
column 1拉丁十字的印度寺院-果阿Goa
column 2波斯湾的梦——霍尔木兹—H0rmuz(伊朗)
column 3西印度法Leyes de lnalas一西班牙殖民城市规划的原理
column 4杨·泛早贝克Jan van—Riebeeck——开普敦的建设者
01Kampung的世界
02城市遗产的继承和活用
03基于地域生态系的建筑体系——生态建筑
后记
图版出处一览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亚洲城市建筑史》是日本“亚洲城市建筑研究会”的学者多年以来研究成果的积累,有着很浓厚的功底。该书的特点是多层次地展现了亚洲城市、建筑历史的多样性。特别是关注了城市与建筑的密切关系。关于建筑的介绍除了基础的数据外,重点放在其空间构成及设计手法上。其现场的靠前手资料的采集、生动的案例,使《亚洲城市建筑史》具有很强的学术性、资料性的价值。阅读《亚洲城市建筑史》应着眼于以下几点:首先,今日亚洲仍然有大多数的人生活在乡土建筑的世界中,而处于强势的现代化住宅理念正冲击着地域多年来培育出来的生活秩序,今后的城市住宅应该是怎样的形态?其次,亚洲各城市留下了许多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和活用这些存量,特别是对欧洲留下的殖民建筑如何评价?第三,迄今跨越地域的建筑文化的谱系将亚洲地域相互联系在一起,维持了地域的生态结构。今后在地球环境问题的大框架中是否会产生“基于地域生态系统的建筑体系”?这些对建筑师来说是关于亚洲城市及建筑共同的课题。如今建筑书店的专业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但是详细介绍亚洲城市建筑史的专著却凤毛麟角,在《世界建筑史》等图书中亚洲占的分量很低。这是译者翻译此书的动机之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