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迅书信选
  • 鲁迅书信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鲁迅书信选

51.4 6.8折 76 全新

库存104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鲁迅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ISBN9787532660209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6元

货号1203274677

上书时间2024-06-17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7年起发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金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目前首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人性的阴暗与旧礼教“吃人”的本质,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与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20年代陆续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作品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目前的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政府所迫害,南下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辞去中山大学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认真研究马列主义理论。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其他革命文艺工作者一起同国民党官方文人及其文学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并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1927-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这时期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对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文学团体:主编《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有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集》《占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有多种版本的《鲁迅全集》行世。

目录
插图分卷本凡例

一九〇四年

一九一〇年

一九一一年

一九一六年

一九一八年

一九一九年

一九二〇年

一九二一年

一九二二年

一九二三年

一九二四年

一九二五年

一九二六年

一九二七年

一九二八年

一九二九年

一九三〇年

一九三一年

一九三二年

一九三三年

一九三四年

一九三五年

一九三六年

插图分卷本跋

内容摘要
《鲁迅书信选》以上海鲁迅纪念馆1990年编辑出版的初版影印本“鲁迅小说集”“鲁迅散文集”和“鲁迅杂文集”三集22种、《鲁迅佚文汇录》、鲁迅著译单行本、《鲁迅书简》,以及鲁迅手稿、文献资料等为基础进行编选。《鲁迅书信选》分为《鲁迅小说散文论文集》《鲁迅杂文集(上、下卷)》《鲁迅诗集》《鲁迅书信选》4种5册。按初版面貌收录鲁迅所编之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论文、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酌情略收部分备考、附录等。略收初版封面、扉页等。《鲁迅杂文集》中的《集外文选》,以鲁迅校订《集外集》和鲁迅编《集外集拾遗》、鲁迅著译单行本及《鲁迅佚文汇录》为基础并参手稿、文献辑成集,部分书信移入《鲁迅书信选》,略收附属文。《鲁迅诗集》所收诗以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鲁迅诗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等为据校改,散文诗《野草》编入其中,并附录鲁迅早年编译作品中的诗句。《鲁迅书信选》,选自许广平编《鲁迅书简》、书信手稿、文献等。略收致外国友人信。收信人名不作统一或修正,以书信标题正之。《集外文选》与《鲁迅诗集》《鲁迅书信选》以写作(或发表)时间为序进行编排。同日所作数篇者,参照《鲁迅日记》编排。《鲁迅书信选》目录、正文酌情参照初版、初刊及手稿等样式。原文无标点符号者,统一添加标点符号。遣字行文与现行有别者,不作修改:原文略称书名者以“”示。原文“()”中文字以及《鲁迅书信选》编者、编辑加注等皆统一为“()”形式随文夹注;除下划线外各种圈点统一为着重号。拜互联网普及之赐,作品相关史料易得,不再为每篇作题注,仅注初刊(或写作日期)信息。以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馆员周国伟之《鲁迅著译版本研究编目》为基础。略述鲁迅所编各集出版信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