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运六气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五运六气研究

17.7 5.1折 35 全新

库存20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威,白卫国 主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03029

出版时间2011-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1201606658

上书时间2024-06-16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杨威,副研究员。199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六年制本科毕业,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工作,现任藏象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五运六气相关课题,承担国家973计划、“十一五”支撑计划中医专项课题中的五运六气专题研究。发表五运六气研究论文20余篇,主编《古代中医时病医案》。
白卫国,199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医方法学、中医标准化研究工作。

目录
上篇医门之大道
第一章中医五运六气述源
第一节《素问》七篇“运气大论”
一、医经并论补亡之说
附:九篇运气大论之说
二、经文、经旨的分歧
第二节五运六气阐造化之玄机
一、造化本于五运六气
二、五运六气堪称医学历法
第三节病气绪归五运六气之化
一、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
二、五运六气多有验证但不可夸大或因循
第四节五运六气为医之门径
一、五运六气为医者必修
二、五运六气有助临证提高
第五节五运六气探讨人与自然的内在规律
一、以五运六气研讨气象与病候关系
二、五运六气阐述自然科学规律
第二章非医学文献中的五运六气
第一节五运周环
一、史推五运之说的利害影响
二、五运周环,四时代序
第二节六气渗和
一、天有阴阳风雨晦明六气
二、内感于七情、外感于六气则疾疚生
三、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年
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
五、餐天地、四时之六气以呼吸
六、太极冲和之气为六气
第三节医论五运六气以治病
一、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经言五运六气详矣
二、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化而裁之以疗疾
第四节非医学文献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中医五运六气发展简史
第一节五运六气的源起与开倡(远古至隋唐)
一、早期文献记载及其医学影响
二、唐代王冰的划时代贡献
三、伪托启玄子的相关著作
第二节五运六气的盛行与创新(宋金元)
一、宋代官方的学术肯定与推广
附:《褚氏遗书》的质疑与肯定
二、金元各家的临证体验与创新
第三节五运六气的论争与传薪(明清)
一、对五运六气理论的肯定与阐发
二、对温病学、疫病学的临证贡献
三、对五运六气理论的质疑分析
附:伤寒钤法与图括定局
四、五运六气理论的传薪与介绍
第四节五运六气的中落与复兴(近现代)
一、近代五运六气实践
二、五运六气的现代研究
中篇原理与格局
第四章源于天地人的运动变化规律
第一节日月地星相对运动化生五运六气
一、由身及远的古代认知思维
二、年周期规律的重要时间概念
三、人与天地之气相应
第二节五运六气时绪观的初步阐述
一、五运六气时绪观的思想基础
二、五运六气时绪观的核心观念
三、五运六气时绪观的层次离合
四、五运六气时绪观对藏象理论的影响
第五章源于经旨的五运六气格局
第一节以年周期为核心的五运六气基本格局
一、中运统主一年
二、主运、主气为四时常法
三、客运、客气为四时变法
四、客气司天、在泉各主半年
五、胜复、郁发为运气甚极的调谐法则
六、运气加临、主客加临为上下相求的调谐法则
第二节大运气、小运气
一、以日周期为核心的小运气格局
附:干支符号代表的万物生化意义
二、以60年为最小单元的大运气格局
三、基于“六气大司天”的中医学术流派创新规律认识
第三节先天运气、后天运气
一、先后天运气缘于受天地之气的延时与即时影响
二、先天运气格局的主要论述
第六章《素问》运气七篇概念体系研究
第一节运气七篇概念体系梳理
一、运气七篇概念梳理方法及其意义
二、运气七篇概念体系划分
三、运气七篇概念体系特征分析
第二节基于运气七篇概念体系的运气理论范畴研究
一、运气理论范畴的历史分歧
二、基于运气七篇概念体系的运气理论范畴分析
三、运气理论范畴研究的积极意义
附:基于五运六气的中医研究思考
下篇临证应用法则
第七章时行民病及疫疠的预测
第一节五运六气格局推演的医学启示
一、时行民病、疫疠的基本规律
二、预知病机规律、确立辨治原则
第二节三年五运六气格局推演举例
一、己丑(2009年)的五运六气格局推演解读
二、庚寅(2010年)的五运六气格局推演解读
三、辛卯(2011年)的五运六气格局推演解读
四、对五运六气格局推演的理性认识
第三节温疫与六气之少阴、少阳的探讨
一、吴瑭以五运六气原温病之始
二、温疫易发之时集中于少阴、少阳客气
三、温疫发生:主客气不相得、不当位,非时邪气易致温疫
四、温疫辨治:少阴君火、少阳相火性偏火热,具从标从本之化
附:《时疫温病气运征验论》五运六气治疫经验述要
……
第八章临证诊察与治疗法则
第九章对养生保健的指导

内容摘要
本书致力以医学与科学为标准,从数千年来中医先贤们的阐述与经验中,寻根溯源,贯通其理,兼收并蓄各大家之真知卓见,梳理、解惑、存疑,期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健康服务有所启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