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吅读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玉吅读碑

16.8 1.7折 98 全新

库存12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家葵 著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42666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1318725

上书时间2024-06-16

聚合博文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家葵,字曼石,斋号玉吅。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宗教、科学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兼职教授。其专业著作包括中华书局版《登真隐诀辑校》、中医古籍出版社版《救荒本草校释与研究》等。近年来在金石学及其他方面的论著有:《陶弘景丛考》《肥致碑考疑》《龙门药方释疑》《近代印坛点将录》《近代书林品藻录》等。

目录
弁言:琐记“玉吅”的来历001
玉吅斋碑随笔
序:金石学的想象力/贺宏亮003
碑铭上的预言007
才薄将奈石鼓何011
秦始皇封泰山014
秦始皇东巡讲话017
治水的政治学020
鲁殿灵光023
袁敞之“被自杀”026
忌讳与敏感词029
汉缪纡墓志题跋032
张天师会仙友035
汉代成都也看海038
祭孔子祀老子041
纬书中的孔子044
孔宙和他的儿子们047
从让梨到争死050
故事新编之张迁碑053
曹全碑中的匕首药与神明膏056
神仙故事之唐公房060
谣谚与妖言063
循吏韩仁066
神奇的穿越069
世袭与禅让073
他者眼中的诸葛亮076
东吴的祥瑞079
天书闲话082
钓鱼的太公085
徙戎及其他088
北凉的高昌091
大家来找茬094
古阳洞中杨大眼097
两位皇帝吊比干100
张猛龙之“囧”103
流失海外的曹望禧造像106
精神科专家徐之才109
故事新编之瘗鹤铭112
阿育王所造像与造阿育王像115
优填王造像118
曹植的七步诗121
拥美人入梦124
唐太宗的纪功碑127
故事新编之孔子庙堂碑130
唐代的避暑山庄134
盩厔楼观台137
李泰与伊阙佛龛碑140
名相房玄龄143
龙门药方校读记146
故事新编之同州圣教序149
神仙故事之王子乔152
二孔先生155
皇帝的家务事158
李靖传奇161
王洪范碑所见茅山道教饵术传统164
高句丽兴亡记167
玄奘法师别传170
杜审言的《欢喜诗》173
卢正道的表扬信176
信行禅师的三阶教179
另类的裸捐182
神仙告御状185
将军画家李思训189
神仙故事之叶法善192
多宝塔内外195
神仙故事之麻姑198
茅山宗师李含光201
丞相祠堂何处寻204
世间只是重高僧207
文人惜惺惺210
梦英大师的小红花213
烈士要离216
被啮噬的丰碑219
后记:玉吅斋碑随笔223

玉吅斋碑帖考
序:碑刻考证的“福尔摩斯”/九喜227
论何君阁道碑231
一、何君阁道碑流传经过232
二、新见本真实性讨论245
三、金石本、益部本辨伪248
四、何君阁道碑年表253
汉袁安碑研究257
一、袁安碑问世始末257
二、由书法推考袁安碑与袁敞碑的关系262
三、袁安碑的碑例与相关史实271
四、马衡、欧阳辅关于袁安碑真伪意见的讨论278
五、结论285
瘗鹤铭作者平议290
一、瘗鹤铭文本的考察291
二、陶弘景与瘗鹤铭303
三、皮日休与瘗鹤铭310
四、疑问与推测317
五、关于壬辰、甲午的另一种可能性329
龙门药方考释333
一、道兴造像与治疾方333
二、药方与《备急单验药方》《龙门方》的关系340
三、再探道兴造像兼论药方的写刻345
四、简要小结350
智永真草千字文考略:有关千字文两段掌故的考据351
一、智永临写千字文八百本354
二、周兴嗣次韵右军千字367
三、智永真草千字文真相379
屏风帖校理383
一、屏风帖的流传383
二、屏风帖的作者386
三、屏风帖的内容389
四、屏风故事重新整合392
五、屏风帖之试还原399
后记:玉吅斋碑帖考403
跋405

内容摘要
该书包括“玉吅斋碑随笔”及“玉吅斋碑贴考”两个部分。在“玉吅斋碑随笔”中,作者以随笔的体裁,对古代碑文及其中提及的事件进行精细的考据和引申发挥,包括轶闻掌故和犀利风趣的历史评说,融汇了丰富的历史、宗教知识。“玉吅斋碑贴考”则为作者对“何君阁道碑”、“汉袁安碑”“龙门药方”等有名碑帖相关的学术性考证释疑,既有对古代碑刻拓本从现存实物、文本内容、图像等多个角度进行的综合、比对,也有以证据为基础的推理。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琐记“玉吅”的来历
我在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刻印,大约是初生牛犊的缘故,渐渐地竟然敢把印面涂黑,在上面胡乱刻画。姑婆所住的方池街离我们的陕西街不远,在人民公园饮茶以后,她也会过来坐坐。是她老人家要求我,还是我主动奉承她,已经不太记得,总之要刻一方“玉林”两字的小印,这是她老人家的名讳。涂黑的印面上很快出现了“玉”字的轮廓,“林”则应该先勒出中间两竖,一时糊涂,我首先在印石边上刻了一长竖——这就没有办法补救成“林”了。我又不忍放弃,忽然想起东城根街口有家小食店招牌上的“口吅品”三个字,于是信刀改成了“吅”字,“玉吅”从此作为我的别号和斋馆。
“口吅品”本来是商家利用文字制造的噱头,不仅少见的“吅”字引人驻足,“口”依次增加的三个字,也寓有食客众多,生意兴隆的意思。妈妈是语文老师,所以我一直就知道这个字的正读为xuān,至于意思则没有真正弄清楚过。现在借来做了字号,也不敢简慢,翻看刚买的《汉语大字典》册上“”字的解释:(1)音义同“喧”,大声呼叫,声音杂
乱,也作“諠”、“讙”。(2)音义同“讼”,争讼。我郁闷啊!按照义项,一块玉石,吵吵嚷嚷算什么呢?第二义项更奇怪,好好的,怎么和玉打起官司来了?还好,我以前读过胡钁印谱,注意到他在边款上署的“菊邻”两个字,经常写成“匊吅”,依稀记得“吅”是“邻”的俗字——这一义项见于《中文大字典》,出处是《字汇补》。玉吅,玉的邻居,正好与我的表字“曼石”贴切,一方顽石而已。不过念作“玉līn”不太上口,我还是愿意读作“玉xuān”,所以在天涯社区注册,“吅”字不被接受,我用的谐音是“玉轩主人”,新浪的博客因
为“yuxuanzhai”已被占用,我便用“yuxuanwaizhai”。
“口吅品”小食店有一个搞笑的读法:“口ber品”,“ber”,接吻声也。“玉ber”显然没有什么意思,可一位突梯滑稽的朋友,循着这一思路加以引申,称我“玉双路口”,这是成都一个公交车站的名字,如果我家住在水碾河附近,倒也贴切无比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